宣城论坛

标题: 游珩琅山记 [打印本页]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2 15:01
标题: 游珩琅山记
  珩琅山距离宣城市区约30公里,位于今宣州区、芜湖县和南陵县之间。去年9月骑行西河古镇途中绕了道,远远望见一座孤山,后来才知道它是珩琅山,山上有座建于北宋时期的七层砖塔较为有名。今年6月去寒亭镇探寻寒亭桥回来后在论坛发帖,有网友说珩琅山离寒亭不远,山上有“老虎洞”值得一看。于是趁着秋高气爽,19日清晨便骑行去珩琅山一游。
  
  1
  早上8点多钟,到达珩琅山入口处在“归隐湖”边拍了张景区线路图,顺着上坡公路来到景区停车场,四处空无一人。我查看线路,考虑是先登山顶,还是先看珩琅塔。正好有一清扫员从台阶下来,我向他请教线路,他建议我将自行车放在屋后遮荫处,先走左路登山到顶,再从右路下到珩琅塔,这里离塔很近。
  于是决定走左路先登山。不一会就到了观音寺大门坊,门内有3位工人在浇水泥池,大门敞着无人看守。右边路牌的箭头指向“灵观寺”。前面有一段较宽的台阶,用有棱的山石驳成,凹凸不平,石阶杂草丛生,时闻秋虫低吟,“窸窸”“索索”,“窸窸窸”“索索索”,有了那么点秋意的感觉。
  
  2
  缓缓走过这段蜿蜒的石阶,就到了寺庙建筑群跟前。这里望向山顶,山势陡峭,庙宇宏伟。或建于岩上,或依崖而立;或独立于前,或拥簇于后;檐牙高啄,高低错落。上下佛寺之间有平整宽阔的条石台阶相连,两边有石栏围护。沿台阶上行,上行,经过佛殿门口,缕缕香烟飘出,佛堂空无一人。
  这一带佛寺建筑多比较新,“灵观寺”史上有载,原名法云寺,建寺者为南北朝时天竺高僧杯渡禅师,是珩琅山佛教“开山祖师”。该寺毁于元末,明代正德、清代嘉庆年间两度修复,于1943年日军侵占时遭到焚毁,上世纪90年代重建。
  
  在去珩琅山之前,在360百科上看到珩琅山的介绍,罗列“景点”甚多,不厌其烦(繁),多属“自嗨”,甚至还设计了“市长岗”,“入胜桥”之类的“景点”,是开发方的创意,还是文旅部门的好意?呵呵。
  我现在游山很少进庙,也对生造类的“景点”兴趣不大。径直沿台阶上行,在左拐弯处,仰见一座较大的亭式建筑,上有题额“八仙塔”,高十几米,建在岩石之上,八角飞檐,凌空挑起,器宇轩昂。塔为三层,木质结构,围有墙体,门也关着。从旁边台阶可到第二层,站在廊柱前的围栏边,居高临下,境界开阔。视线所及,山下一片葱茏,丘陵连绵起伏。左下方珩琅塔及周围的寺庙,右下方的观音寺等建筑,像微缩品嵌入绿植之中。我用相机对着珩琅塔方向俯拍了几张照片,因有岚雾飘浮,光线不甚清明。
  
  3
  从八仙亭边台阶上去不一会就到了山顶,山沿遗有抗战时期的战壕,堑壕挖得较深。旁边木牌上有介绍,抄录部分文字:原为抗战时期兵败于广德保卫战的国军145师(川军)退守至此时所筑,复筑于108师(东北军),再筑于侵华日军驻湾址川月联队。日军攻占珩琅山之后,派驻小分队据为制高点,并设置炮台,长期控制弋江、西河二镇。
  
  山顶是平面的,立有一块基座,写着:湾沚区最高处,海拔301.4米。
  这里还放置着很大一块铜质“简册”,上面刻有一篇《珩琅山赋》长文,落款处刻有吴云峰。看了几句知是现代写的,就没再看。这个铜质简册造型粗蠢,乍看以为山顶安放了个特大的“太阳能”。
  令我感到不解的是,这儿还砌了一个两面相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证模型。当我从另一处台阶下山时,才明白,如果从珩琅塔那条线路登顶,沿台阶上行,便会看见石阶上一个一个“985”大学的校名,到达山顶的大学就是北大、清华了一一这是无数学子的梦想。原来,从珩琅塔到山顶的这条线路,是一条励志路,追梦路。开发方开发这条线路景点,其实还有一个隐含意图,家长带着孩子下山必定会经过寺庙,为求佛祖佑,自然会烧香拜佛。
  
  4
  沿台阶下到大半,看见路牌上写着“禅师洞”,有箭头指向左边一条下行台阶,便前去看看。这条路径较窄,相对也比较偏僻,走不多久就看见一庙,有异形巨石兀立,如长着两头的怪兽,昂首挺胸,趴在高大门檐上。近看石上竖刻着“杯渡岩”三个描红字。门对面有文字简介,说天竺高僧杯渡曾在此修行。
  进门发现是几块巨石相倾叠压形成一个空间,绿藤覆盖石上。石檐高广外张,洞内十分明亮。说洞不是洞,深约5米,最里面空间不大,台基上立着佛像,其左边石壁刻着“禅师洞”三字,说明这尊佛像就是杯渡禅师。左边一处石壁上刻有“梁武帝拜会天竺高僧杯渡处”,并勒刻了武帝拜会杯渡的图像。人像线条清楚,从衣着和举止上能看出左为武帝,右为禅师。南朝梁武帝(萧衍)是古代帝王中最笃信佛教的一位,他亲往珩琅山来拜会高僧杯渡是可信的,表明珩琅山佛教历史悠久。
  香炉冒着香烟,快要燃烬,见台基一侧放着散香和打火机,便点燃3柱,向着大师立像拜了几拜,插香入炉,转身离开。
  
  5
  回到我所称的那条“励志路”,见到一对情侣,这是今天上山后才遇到的游人,搭讪了几句。
  不一会就到了高耸的珩琅塔前,这一带相对平坦开阔,也有数间佛教建筑。
  我的关注点在眼前珩琅塔。据塔旁木牌上文字介绍,该塔建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塔体曾于明初大修复建。塔基面积11.6平方米,塔高29米,为六面七层楼圆式砖木结构,每层每面均有圆拱门,塔心柱为金丝楠木材质。
  走近塔身观看,见门洞开着,进到塔内,有木梯可上。但不想冒然上去,见有人进来拿东西,问他能否上楼看看,他看了看我,说上去要注意安全。
  木梯很陡,须紧抓着扶梯借拉力而上,由于做了修理和维护,还比较结实,塔内也比较干净。楼梯逐楼变窄,爬第7楼时身子要侧上,最高层中心顶着根有竖棱的圆柱,这就是简介牌上说的“金丝楠木”了,因为木质坚硬,防虫耐腐。
  圆拱门只有半人高,有纱窗遮挡,拱门外有一圈护栏,很窄,我探头看向来时的山顶看去,八仙寺凌空而立,阳光下泛着金光,十分耀眼。
  下来时,我发一块石碑横嵌在塔的内壁上,便近前踮脚察看,有文字,能辨认出一些。
  右边有“淳熙伍年二月廿四日○勸缘造塔沙門竺脩勸缘都舍首監左藏庫趙公○”等文字。
  左端有“大宋國江南寧国府宣城縣珩琅山西峯塔院道人張宝積募到什方施主○財贰佰餘貫砌第五層寶塔一面謹具捨財施主各具尊銜如後者”,后边刻着一些各地捐款人的名字和数额(以“贯”为单位)。
  可以判断出此塔的建造,在北宋淳熙五年(1178),或更早一点。因为碑文上提到,这次募到的两百多贯钱是用于建造第五层的,以下四层的建造应早于淳熙五年二月(农历)。再从“勸缘都舍首監左藏庫趙公○”等文字,可判断出,当时建造“珩琅塔”的资金来源,除了向民间募捐,左藏库(朝廷的财税机构)也拿出了部分款子。
  这也说明这座珩琅塔,自北宋淳熙五年建成以来,未遭大的毁坏,至今已840多年,其间做过多次修缮。
  从文字上看,碑文俗字较多,书法也拙,应出于民间人士之手。
  
  6
  此次珩琅山之游还有一个主要目标是想探一下“老虎洞”。但一路行来,景区线路牌根本没有这个地点,也没见到什么人,无法打听。回到停放自行车的地方,看时间快过12点了,就决定原路返回。
  途经福定村口大路时,见一男村民在锄地,40多岁。我向他打听老虎洞在哪里,他说就在珩琅山这一侧,洞有几米深。日本人占据这一带时,在洞前砌的大池子还有。他小时候到老虎洞玩过,但现在这边路到珩琅山不好走。
  他说山顶上还有日本人的战壕。他听他奶奶说,当年有个川军士兵就在他锄地附近被日本人流弹打死了,埋在他家房子附近,现在有时还给他烧点纸。我问他坟前有没有碑,他说没有,无名无姓。我还向他请教了一个问题,既然珩琅山现在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为何不就近从寒亭这边入口,非要从山的东边绕山后到西头入口。他说这座珩琅山是属两个地方的。挨福定村这面山属宣州下区。山那边属芜湖县。原来如此。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2 15:03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2 15:06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2 15:11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2 15:15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2 15:20
补2张俯拍图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2 15:22

珩琅塔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2 15:26
本帖最后由 且行且鸣 于 2022-9-22 15:28 编辑








这面山属芜湖县

这一面属宣州区

作者: gkwyg    时间: 2022-9-22 16:10
观察细致入微,很有才气。
作者: 农批工匠    时间: 2022-9-22 16:18
                              
作者: 五木    时间: 2022-9-22 16:20
一直没有去过,路过几回,看上去挺高的。
作者: 老兵    时间: 2022-9-22 16:33
曾经宣城,如今芜湖。
作者: 柏vvvv鹤    时间: 2022-9-22 16:58
食饱衣暖,处处皆风景。山河壮丽,国强民富!
作者: 天气晴好    时间: 2022-9-22 17:04
曾经是宣城的......
作者: 土豆哥    时间: 2022-9-22 17:14
在我古泉镇桃岱崔行政村我的老家远远可看见冒出地平线的此山巍峨耸立,只是从来不知此山何种面目,感谢楼主美文,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东。
作者: 想当和尚    时间: 2022-9-22 18:52
文采   图片都不错  漂亮   
作者: 友路    时间: 2022-9-22 21:41
你最后一张图片就是我家的位置
作者: 陈四新    时间: 2022-9-22 22:12
要门票吗?
作者: 金宝圩    时间: 2022-9-23 07:15
陈四新 发表于 2022-9-22 22:12
要门票吗?

暂不要
作者: 花开春天了    时间: 2022-9-23 07:52

作者: 御景客    时间: 2022-9-23 10:20
写手,摄手,骑手!楼主乃多面手。
作者: xcam    时间: 2022-9-23 10:54
厉害!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3 13:57
发现文中错误:
“可以判断出此塔的建造时间,在北宋淳熙五年(1178),或更早一点。”应改为“南宋淳熙五年”。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3 14:06
gkwyg 发表于 2022-09-22 16:10
观察细致入微,很有才气。

让我汗颜了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3 14:08
陈四新 发表于 2022-09-22 22:12
要门票吗?

没人拦着收门票
作者: 蓝月亮    时间: 2022-9-23 14:18
同一景观,芜湖比较重视
作者: 天下人才    时间: 2022-9-23 14:41
从宣城骑行到那  多长时间
作者: 明媚阳光    时间: 2022-9-23 15:49
且行且鸣 发表于 2022-9-22 15:26
这面山属芜湖县

这一面属宣州区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3 15:55
蓝月亮 发表于 2022-09-23 14:18
同一景观,芜湖比较重视

是的,那边开发旅游景点;这边炸山取石,你看最后一张,无植被的那一块(像鸟身)就是炸成了大坑。

其实寒亭这边自然条件要比湾址好。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3 15:57
天下人才 发表于 2022-09-23 14:41
从宣城骑行到那  多长时间

路上不耽搁,约3个小时。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3 16:03
御景客 发表于 2022-09-23 10:20
写手,摄手,骑手!楼主乃多面手。

且行且鸣,写摄不行。
作者: 榴莲臭臭    时间: 2022-9-23 19:34
点赞,用心了
作者: 满面春风    时间: 2022-9-23 22:54
,那个地方可是当年寒亭小学生踏青的不二之地哦
作者: 老兵    时间: 2022-9-23 23:31
再读一遍,这山远远望去倒是和硖石山有几分相似。
作者: 无量溪河    时间: 2022-9-26 10:41
介绍的详细!
作者: 局中人    时间: 2022-9-27 11:32


作者: 傻冒队长    时间: 2022-9-27 11:32
原来有个歪塔耶,搞哪里去了?留着话蛮,跟比萨塔有的一比。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9 09:32
老兵 发表于 2022-09-23 23:31
再读一遍,这山远远望去倒是和硖石山有几分相似。

是的,珩琅山上的石头也与宣城峡石山的石头差不多,石头是混合而成的。
作者: 天上天向上    时间: 2022-9-29 09:35
这叫什么山?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2-9-29 09:37
傻冒队长 发表于 2022-09-27 11:32
原来有个歪塔耶,搞哪里去了?留着话蛮,跟比萨塔有的一比。

有没有歪塔,我不清楚。据我所知,是珩琅塔的刹歪了,前些年重修时把塔顶的刹搞正了。
作者: 东方。舰    时间: 2022-9-29 10:16
且行且鸣 发表于 2022-9-22 15:26
这面山属芜湖县

这一面属宣州区

游记细致入微,用心用情记录,宣城的徐霞客
作者: 生僻字    时间: 2022-9-29 10:40
麻姑思嫁珩琅,敬亭阻隔。
作者: 天上天向上    时间: 2022-9-29 14:59
顶贴拿分走人!
作者: 天上天向上    时间: 2022-9-29 14:59
顶贴拿分走人!
作者: 天上天向上    时间: 2022-9-29 16:24
顶贴拿分走人!
作者: 且听芭蕉    时间: 2022-9-30 17:22
有徐霞客的味道
作者: buck    时间: 2022-10-2 11:01

作者: 鳄城老杜    时间: 2022-10-2 16:01
郊游的好地方
作者: 敬亭之神    时间: 2022-10-2 17:58
图文并茂,描述详细
有时间去看看。
作者: 光亮世界    时间: 2022-10-3 20:39
明天去这里玩
作者: 不破纪录    时间: 2022-10-4 23:17
写的很好,一看就是文化人
作者: 一曲红尘    时间: 2022-10-6 17:28
景色还是挺美的,想去看看
作者: 柳拂弋江    时间: 2022-10-8 15:41
光亮世界 发表于 2022-10-3 20:39
明天去这里玩

门票50元了
作者: 坏掉的钟    时间: 2022-10-9 11:24
风景不错
作者: 基本东西    时间: 2022-10-26 15:08
且行且鸣 发表于 2022-9-22 15:20
补2张俯拍图

去过一下,风景一般
作者: 天天吃大奋很香    时间: 2023-9-14 16:32
好地方 风景优美
作者: 大悲咒    时间: 2023-9-14 16:46
山上有水源吗?
作者: 天天吃大奋很香    时间: 2023-9-15 16:19
好地方 想去
作者: 亚舟    时间: 2023-11-24 12:30

作者: 鑫小粉    时间: 2023-12-17 20:44
顶帖拿分
作者: 懒懒的我    时间: 2023-12-18 19:53
好文,小时候就从高桥那边看着这个塔 一直去过。
作者: 明月多情应笑我    时间: 2023-12-19 06:57
珩琅山在青弋江边上,文昌和湾址交界处,天气晴好的时候宣城人往西边看到的那座山就是。以前属于宣城的,现在被芜湖这个无赖霸占了去,真是可惜了~
作者: 火烈鸟    时间: 2024-3-26 15:43
开达名城租 发表于 2024-3-26 15:24
顶帖拿分走人

最测不得没事顶老帖子的人,搞得整个版面都是老帖子
作者: 咫尺天涯-风    时间: 2024-3-26 16:26
以前有空就去爬一下,难度你比较小。
作者: 九州华少    时间: 2024-11-14 14:03
路过看到过 没去过 今天看到原貌…
作者: 合巢芜宣    时间: 2024-11-14 15:09
珩琅山值得一看
作者: 老兵    时间: 2024-11-14 15:35
这个好
作者: 水古隼    时间: 2024-11-14 15:43
图文并茂,享受了!
作者: 呼唤正义    时间: 2024-11-14 16:20
小时候每年学校组织春游就爬珩琅山,一晃快50年了,步行十几里爬上山到中午了,吃点自带的干粮
作者: 倾城伊梦    时间: 2024-11-14 19:03
满面春风 发表于 2022-9-23 22:54
,那个地方可是当年寒亭小学生踏青的不二之地哦

哈哈,我小学就是去这里春游。最近带我我家小朋友也去玩了一下。
作者: 冷眼看世界    时间: 2024-11-15 08:40
明月多情应笑我 发表于 2023-12-19 06:57
珩琅山在青弋江边上,文昌和湾址交界处,天气晴好的时候宣城人往西边看到的那座山就是。以前属于宣城的,现 ...

如果一直隶属宣城,估计早就炸山取石,夷为平地了,你还能见山
作者: 呼唤正义    时间: 2024-11-16 08:24
倾城伊梦 发表于 2024-11-14 19:03
哈哈,我小学就是去这里春游。最近带我我家小朋友也去玩了一下。

你哪里人?
作者: 满面春风    时间: 2024-12-4 22:02
珩琅山靠宣城这边景色也很不错,过去是寒亭、文昌等地中小学生每年的踏青首选,可惜宣城不重视,现在“好象”完全变为芜湖所有了,我们小时候可都认为珩琅山是宣城的哦,唉!一声叹息
作者: 知足常乐尔    时间: 2024-12-5 09:22

作者: 功夫煲子    时间: 2024-12-5 16:12
这么漂亮啊?我以为是狼牙山呢!
作者: 路边社    时间: 2024-12-6 08:45
柳拂弋江 发表于 2022-10-8 15:41
门票50元了

不应该收门票,应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后人讲述那段抗战历史
作者: 阮明宇    时间: 2024-12-6 19:43
各地就是寺庙多  哪里都是寺庙    烦死人
作者: 卷起千堆雪    时间: 2024-12-11 09:43
图文并茂,
作者: 卷起千堆雪    时间: 2024-12-12 12:55
且行且鸣 发表于 2022-9-22 15:26
这面山属芜湖县

这一面属宣州区

再顶支持
作者: 浅糖主义    时间: 2025-4-21 18:37
顶帖拿分
作者: 春秋之宣    时间: 2025-4-21 18:38
黄建忠孙丽华
作者: 詹梅连线    时间: 2025-4-22 08:47

作者: 功夫煲子    时间: 2025-4-22 10:15
红头文件!一定非常优秀的的帖子!!
作者: 傻冒队长    时间: 2025-4-23 11:15
1958年从那里路过时,看见那个塔严重地向西倾斜,和后来见到的比萨塔有的一比。只是比萨塔出了名,而珩琅山塔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跟人一样,人比人气死人。
作者: 且行且鸣    时间: 2025-4-23 14:57
傻冒队长 发表于 2025-04-23 11:15
1958年从那里路过时,看见那个塔严重地向西倾斜,和后来见到的比萨塔有的一比。只是比萨塔出了名,而珩琅山塔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跟人一样,人比人气死人。

其实,世界第一斜塔在中国。

上海松江区(原松江县)天马山上有个护珠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距今已有946年的历史,近千年以来,由于地基变动,塔身逐渐朝东南方向倾斜(向东偏离2.28米),倾斜度7.10°,其斜度已超过了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应视为世界第一斜塔。可惜,其知名度很低,国内极少有人知晓,国外更不用说了。
(1982年,上海市文管部门请来高僧和专家,对塔进行了维修加固,从塔中注入8根钢筋,使塔呈现了“斜”而不倒的独特景观)






作者: 倾城丶    时间: 2025-4-23 15:04
分享的好!分享的好!分享的好!分享的好!分享的好!
作者: 合巢芜宣    时间: 2025-4-24 15:17

作者: 秋风落叶儿    时间: 2025-4-24 15:30
(˙▽˙)(˙▽˙)
作者: 秋风落叶儿    时间: 2025-4-24 17:14
(˙▽˙)(*σ`)σ
作者: 秋风落叶儿    时间: 2025-4-24 17:14
(*σ`)σ( °  °)
作者: 秋风落叶儿    时间: 2025-4-24 17:14
(˙▽˙)(*σ`)σ
作者: 秋风落叶儿    时间: 2025-4-24 17:24
(˙▽˙)(*σ`)σ
作者: 秋风落叶儿    时间: 2025-4-24 17:28
(˙▽˙)(*σ`)σ
作者: 吴刚宣城    时间: 2025-5-11 16:05
游珩琅山
作者: 吴刚宣城    时间: 2025-5-11 16:05
游珩琅山
作者: 吴刚宣城    时间: 2025-5-12 10:29
游珩琅山
作者: 詹梅连线    时间: 2025-5-12 10:29





欢迎光临 宣城论坛 (http://www.xuancheng.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