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论坛

标题: 【已回复】某些特斯拉车主素质太低 [打印本页]

作者: 府山小伙    时间: 2024-2-13 16:53
标题: 【已回复】某些特斯拉车主素质太低
上午在向阳大道(中锐第一城前面),大家都在排队等着,前后各堵了几百米,大家都在有序跟车排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辆特斯拉,也不打个招呼斜着就要进来,刚进来一点的时候,原本我也是不想惯着他的,只要他敢往前再进一点,我就教他好好做个人。我同车的人员说,算了,今天我们是出来办事的,不能耽误正事。
最后还是停车等他进来。
我想对这个特斯拉车主说,你要感谢过年,不然你就等着给我修车吧。


网友您好:
      对于您反映的问题我队高度重视,调取相关路口的视频监控进行回看,但因距离较远,未能发现有效证据。因您未留下联系方式我队无法与您联系,请您在方便的情况下,可拨打电话:0563-2715466。我们将调取相关视频证据依法对其处罚.
                                                                                                             宣城交警

IMG20240213103634.jpg (107.72 KB, 下载次数: 53)

IMG20240213103634.jpg

IMG20240213103637.jpg (105.88 KB, 下载次数: 64)

IMG20240213103637.jpg

作者: 陌上默守    时间: 2024-2-13 22:30
离他远点,刹不住。
作者: 古古古    时间: 2024-2-13 23:25
讨厌外地车,不如当地人遵守规则
作者: 晨光倾城    时间: 2024-2-14 08:06
开特斯拉的没几个好人
作者: 自我解压    时间: 2024-2-14 08:24
就讨厌这样开车的,好像他格外牛
作者: 宣宣裘裘    时间: 2024-2-14 10:19
对于开豪车的驾驶员,我一般都提防他们。因为他们的心态与平常人不同
作者: 踩单车的    时间: 2024-2-14 12:49
晨光倾城 发表于 2024-2-14 08:06
开特斯拉的没几个好人

此话太偏激了!
作者: 李世强    时间: 2024-2-14 13:21
堵车时跟车距离不要太远
作者: 娃娃08    时间: 2024-2-14 15:01
不仅仅是特斯拉,开新能源的很多人仗着车子加速快,在红绿灯的路口插挤正常车并道。

你保持正常车距,他一个油门就从边上挤进来了。

之前是开宝马的喜欢这样挤压并线,现在开宝马估计也给新能源整得没脾气了。

前几天开车也是遇到个老几,转向灯也不打,楞头楞脑就往里挤;真特么没素质。


作者: 沙河人家    时间: 2024-2-14 15:51
晨光倾城 发表于 2024-2-14 08:06
开特斯拉的没几个好人

你这涉嫌“品牌歧视”,商家有权请你谈谈心。
作者: 古古古    时间: 2024-2-14 21:35
感到特斯拉提速挺快,都是特斯拉超车
作者: 蓝月亮    时间: 2024-2-15 10:51
和气生财
作者: 火烈鸟    时间: 2024-2-15 11:00
宣宣裘裘 发表于 2024-2-14 10:19
对于开豪车的驾驶员,我一般都提防他们。因为他们的心态与平常人不同

开model Y的也算豪车?满大街都是。开model x或s的算豪车还差不多。
作者: 火烈鸟    时间: 2024-2-15 11:04
娃娃08 发表于 2024-2-14 15:01
不仅仅是特斯拉,开新能源的很多人仗着车子加速快,在红绿灯的路口插挤正常车并道。

你保持正常车距,他 ...

电车就是提速快,达到一定速度后,加速性能就搞不过油车了
作者: 王明    时间: 2024-2-15 11:29
和气生财
作者: 明媚阳光    时间: 2024-2-15 17:29
车身贴满装饰贴画的,应该离她远点
作者: 冯小元    时间: 2024-2-15 19:28
多点曝光才好,有的人太没素质了。
作者: 听雨品茶    时间: 2024-2-16 10:05
不仅仅是特斯拉,开新能源的很多人仗着车子加速快,在红绿灯的路口插挤
作者: 全宇宙无敌    时间: 2024-2-16 11:40
平安出行
作者: 李子宏    时间: 2024-2-16 16:01
多给他曝光
作者: 詹梅连线    时间: 2024-2-18 09:47
顶帖拿分
作者: 好问者    时间: 2024-2-18 13:13
和气生财




欢迎光临 宣城论坛 (http://www.xuancheng.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