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论坛
标题:
节假日调研慰问:别让关怀成为负担
[打印本页]
作者:
秋水仙碱
时间:
2025-6-1 10:08
标题:
节假日调研慰问:别让关怀成为负担
昨天,我一个外地同学在微信群中诉苦:今天端午节项目部本来是放假的,可是某政府领导要来项目上搞节假日慰问,所以一大早项目上打扫卫生、拉横幅、整理现场等等忙得不亦乐乎,还必须全员在岗候命。
看罢微信聊天,我无奈的苦笑一声:节假日对于基层工作者而言,本应是慰藉心灵的港湾,可领导们的调研慰问安排却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破了所有美好的计划。孩子期待着父母陪伴出游,老人盼望着子女回家团聚,可这些简单的愿望在调研慰问任务面前,都变得遥不可及 ,所以只能满心愧疚地让家人一次次的失望……
假日期间领导到基层调研,为何会让基层人员如此苦恼,甚至直言 “不要来”?这背后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也违背了调研慰问工作的初衷。我认为,该做法的弊端有以下几点:
(一)准备工作繁琐耗时
一旦得知领导将在节假日前来调研慰问,基层单位便如同进入了 “紧急备战状态”。首先是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这需要综合考虑领导的行程安排、调研重点以及基层的实际情况 ,方案不仅要涵盖调研的目的、内容、时间、地点,还要精确到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流程,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光是确定调研线路,就需要反复斟酌,既要展示出基层工作的亮点和成效,又要避免出现可能暴露问题的 “敏感区域”。为了确保线路顺畅,工作人员还得提前对道路状况进行勘察,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等工作。
在人员安排方面,更是需要面面俱到。要挑选业务精湛、表达能力强的基层干部作为讲解员,负责向领导介绍工作情况;还要组织相关业务人员随时待命,以便回答领导可能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调研慰问氛围,基层单位往往还会安排一些群众代表参与调研活动,这就需要提前与群众沟通协调,确保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并且在调研中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
如此繁琐耗时的准备工作,给基层人员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让他们在节假日里也无法得到片刻休息。
(二)打乱假期生活节奏
节假日本应是基层干部放松身心、陪伴家人的温馨时光,然而领导的调研慰问安排却无情地打破了这份美好。许多基层工作者为了准备调研工作,不得不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有的原本计划好了全家出游,机票、酒店都已预订妥当,却因为调研慰问通知的突然下达而不得不取消行程,只能看着家人失望的眼神,满心愧疚;有的孩子生病住院,正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照顾,可他们却只能在医院匆匆看一眼孩子,便又赶回单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还有的已经很久没有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本想着利用节假日回去尽尽孝心,却被调研慰问任务绊住了脚步,只能通过电话向父母表达歉意。
基层人员在节假日里不仅要承受工作的高强度,还要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抱怨,内心的疲惫和委屈无处诉说。这种身心的双重疲惫,严重影响了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幸福感,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三)形式主义严重
在一些节假日调研中,形式主义现象尤为突出。部分领导干部只是为了完成调研慰问任务而走过场,并没有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往往在调研点走马观花,听听汇报、看看展板,与基层人员握握手、合个影,便匆匆离去,整个调研过程如同一场 “打卡式” 的表演。
曾经有媒体曝光,某领导在节假日到基层调研慰问时,一天安排了十几个调研慰问点,每个点停留的时间不过十几分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领导根本无法深入了解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更谈不上为基层解决问题。而基层干部为了配合这种 “走马观花” 的调研,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结果却是劳民伤财,一无所获。
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调研慰问,不仅浪费了基层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也让基层群众对调研工作产生了反感和抵触情绪。他们认为,这样的调研只是在做表面文章,根本无法真正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领导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也会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稳定。
1748743666224.jpeg
(46.08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2025-6-1 10:08 上传
作者:
王明
时间:
2025-6-3 16:30
小同志蛮可爱的
作者:
小城轶事
时间:
2025-6-3 16:39
有一定的道理
作者:
彻了
时间:
2025-6-4 07:18
形式主义是特色、浪费是特点。
欢迎光临 宣城论坛 (http://www.xuancheng.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