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论坛

标题: 父与女的归途:两种故乡的初逢 [打印本页]

作者: 莫咀人    时间: 2025-7-24 10:49
标题: 父与女的归途:两种故乡的初逢


        七月流火,烈日灼灼。趁着暑假,我带着十岁的女儿,跨越两千多公里的航程,回到了生我养我的皖南水乡——莫家咀。

        因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及年轻人进城置业,这个曾居百户的自然村,近半人家已拆迁,大半村民搬离。然而,近年来通过道路硬化、墙面改造、沟渠清理等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莫家咀已从传统圩乡发展为宜居宜业的示范村。站在老屋门前,西侧那座巍然伫立、承载着六百五十余年历史积淀的孙氏祠堂,曾是我与儿时伙伴躲猫猫的乐园;如今修缮一新,已成为村庄的特色地标。正前方,那个自我出生便存在的联圩排灌站,也已化身为“水耕记忆馆”。我向女儿细细讲解馆中陈设:水车、犁耙、扬谷机……那都是我童年熟悉的伙伴。记忆馆旁,长满野草的荷塘,正是我儿时消暑的乐园。

        祭拜祖坟后,在随后的日子里,我牵着女儿的手,迎着骄阳,在敬亭山巅极目远眺,在别士桥畔悠然踱步,在谢朓楼上凭栏回望,在桃花渡口嬉水纳凉。我们一起领悟那些曾出现在我课本中的诗赋作者,是如何在这片山水间寄托情怀。一捧敬亭山的土,两分桃花渡的水,三缕谢朓楼的风,祠堂梁间的旧影,水耕馆里的陈迹……在这一刻,我终于懂得自己为何执意带女儿归来:因为老家的地下安眠着逝去的亲人,地上烙印着我鲜活的童年。这趟归途,是父亲牵着孩子的手,重新认识那个在故土深处永远长不大的自己;亦是借由童年的微光,为下一代照亮那条通往心灵家园的路。


作者: 实事求是的    时间: 2025-7-24 15:30
你放心好了,从此后,大多数人家的根从此就断掉了,以后的人再也没有故土了
作者: 星空七彩    时间: 2025-7-24 15:39
《归乡示女》  
老祠堂角野藤爬,  
水站翻成耕读家。  
欲采儿时星几粒,  
种伊心上发春芽。

(赠楼主老乡)
作者: 里克尔梅    时间: 2025-7-24 15:50
不要那么哀伤。楼主如果真爱自己的故乡,花几千块钱,买20个太阳能摄像头放在自己的故乡,手机可以随时看。
作者: 专门抬杠    时间: 2025-7-24 16:17
            
作者: 九戒    时间: 2025-7-24 17:02
对你来说,莫家嘴是故乡,有儿时的记忆,对你女儿来说,那只是父亲的故乡,对的外孙子来说,啥也不是
作者: 牛头山    时间: 2025-7-24 17:29
小时候经常去木个嘴讨香油!
作者: 快活林    时间: 2025-7-24 18:19
有些年轻人觉得老人怀恋故土好笑,但是故土对有些人来说真的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

作者: 看淡名利    时间: 2025-7-25 07:06
正宗原创,在外的游子,没有不怀恋故乡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估计会逐渐淡忘。不是他们的记忆和回忆。
作者: 小城轶事    时间: 2025-7-25 07:51
楼主文采好,浓浓的故乡情,
作者: 徒步穿越    时间: 2025-7-25 08:19
莫家咀在哪里?听起来又有点印象!
作者: 王明    时间: 2025-7-25 08:47
莫家嘴


南湖边上?
作者: 御景客    时间: 2025-7-25 09:21
王明 发表于 2025-7-25 08:47
莫家嘴

估计俗称南姥嘴。
作者: 给我拿来    时间: 2025-7-25 11:46
里克尔梅 发表于 2025-7-24 15:50
不要那么哀伤。楼主如果真爱自己的故乡,花几千块钱,买20个太阳能摄像头放在自己的故乡,手机可以随时看。 ...

好主意                                       
作者: 莫咀人    时间: 2025-7-25 19:52
星空七彩 发表于 2025-07-24 07:39
《归乡示女》  
老祠堂角野藤爬,  
水站翻成耕读家。  
欲采儿时星几粒,  
种伊心上发春芽。

(赠楼主老乡)

谢谢您!
作者: 青山头    时间: 2025-7-26 09:01
近40年来的变化让离开家乡的我们感概甚多,真不知道再过40年我那古老的村子还在不在?
作者: 春蚕34    时间: 2025-7-26 10:25
御景客 发表于 2025-07-25 09:21
估计俗称南姥嘴。

不是,楼主说的莫咀,位置在目前朱桥乡街道往北几百米处。和你说的南姥咀还坐船还要一个半小时,走陆地还有二十多公里呢
作者: 春蚕34    时间: 2025-7-26 10:26
徒步穿越 发表于 2025-07-25 08:19
莫家咀在哪里?听起来又有点印象!

朱桥街道往北几百米
作者: 少即是多    时间: 2025-7-26 12:04
里克尔梅 发表于 2025-7-24 15:50
不要那么哀伤。楼主如果真爱自己的故乡,花几千块钱,买20个太阳能摄像头放在自己的故乡,手机可以随时看。 ...

物非人非,看了也是徒增伤悲
作者: 剑指五洋    时间: 2025-7-26 13:22
带着十岁的女儿,跨越两千多公里的航程,回到了生我养我的皖南水乡——莫家咀。
?这么远,这是在什么地方发展生活?
作者: 春蚕34    时间: 2025-7-26 14:18
剑指五洋 发表于 2025-07-26 13:22
带着十岁的女儿,跨越两千多公里的航程,回到了生我养我的皖南水乡——莫家咀。
?这么远,这是在什么地方发展生活?

以宣城为半径,二千公里以外,只有海南的南部,云南的西南部,四川的西部,甘肃的大部,青海,西藏,新疆,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这些地方了。要么就是国外
作者: 剑指五洋    时间: 2025-7-26 15:57
春蚕34 发表于 2025-7-26 14:18
以宣城为半径,二千公里以外,只有海南的南部,云南的西南部,四川的西部,甘肃的大部,青海,西藏,新疆 ...


对头 东部有小日吊、小湾湾 ……
作者: 剑指五洋    时间: 2025-7-26 16:00
剑指五洋 发表于 2025-7-26 13:22
带着十岁的女儿,跨越两千多公里的航程,回到了生我养我的皖南水乡——莫家咀。
?这么远,这是在什么地方 ...


跨越两千多公里的航程,是怪想念故乡的!回来一趟不容易
作者: 御景客    时间: 2025-7-26 16:05
春蚕34 发表于 2025-7-26 10:25
不是,楼主说的莫咀,位置在目前朱桥乡街道往北几百米处。和你说的南姥咀还坐船还要一个半小时,走陆地还 ...

谢谢指教。
作者: 省略号    时间: 2025-7-26 18:45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欢迎光临 宣城论坛 (http://www.xuancheng.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