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论坛

标题: 《茶余饭后》——(三十一)不是双抢季的双抢 [打印本页]

作者: 我是老李    时间: 2025-9-2 12:07
标题: 《茶余饭后》——(三十一)不是双抢季的双抢
         上个星期天,我家来了几位我下放插队村里的好友,大家一见如故,饭桌上谈起了今年伏天特别炎热的一事,我问他们今年有没有种早稻搞双抢,都说多少年都没种早稻搞双抢了,我说,那还是现在快活哦,都不搞双枪了。我那会还在队里的时候,生产队里种那么多的早稻搞双抢,还有栽早稻秧的时候还要采茶做茶,累坏了,他们说,这是那时不是双抢季的双抢,很忙很忙的,你还记得那些活呀,我说,那些个事,是我亲历,这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不说这些了,来,喝酒——吃菜——、、、、、、
      
       今天饭后,将那些个事,也跟论坛家人们呱呱:

       我们插队的生产队,虽说是山区,有山也有农田,按当时的人口计算,每个人口不到一亩,每到插早稻秧的季节是最忙的,除了干田里的活,又是茶叶采摘制作季节。都是抢季节的活,秧要插、茶要采,真是:又是龙灯又是会的,比双抢季节还要忙。

       在插秧的那个季节里,会整田的男劳力赶牛扛耙,去整理耙平水田,为下道工序插秧做好准备,其它男劳力在天见亮时,都先去秧田拔秧,拔好后带一担秧苗到田头,再回家吃早饭。

       虽说在忙时,我们知青也是当作主劳力在使用,但队长想必出于好心,对知青没有这个要求,可能我们多少有那么点自尊心或逞能劲,也一样自觉带一担秧去田头。

      这装秧苗的器具倒十分简单,就是一个带高把的竹箕,需装满压实,不然走不了多远就会边走边掉,这带水的秧把,单个并不重,可湿哒哒地装它个几十个,也就不轻了,反正没哪个称过,估计一担有近百斤,村里有句俗话叫作路远无轻担,何况并不轻,加上我们知青体弱肩嫩,挑在肩上,几步一歇,直到田头,那才叫一个"咬牙切齿","形象"失尽咯!

       全天用秧有专人挑运,我们知青是随队里插秧的主力军,姑娘婆姨们,和少量的男劳力,赤脚挽裤,下田将一束束,每束约三五棵秧苗,插进见水不见泥的田里。

      那时插秧是要拉绳子的,队长发放了量好了尺寸的棍子,有一米多点长,是用来丈量拉绳子的行距,每两根绳子之间插六束秧,间距5—6寸,那时候,大队和公社领导下队检查,插秧田里是否没有拉绳插秧,插秧的横竖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需全部拔掉重新来插,同时还要挨批。

      凡是插过秧的都知道,这玩意儿真干起来,得弓背弯腰的,手忙脚不乱地,心无旁骛地,只是在趁解秧把时,才可直那么一下腰,加上这双脚,长时间泡在泥水里的干活,且一干就是约十多天,这一直一弯如磕头作揖的动作,其次数至少过万, 好在我们这是山区泉水,倒也凉凉的,刚开始插还有个新鲜劲,可越往后越累,说腰几乎累断,决不过分!

      一到晚上吃完饭,什么也不想干了,倒床就睡,半点玩意也没有啦、、、、、、

      

      

      

      这是五十年前的事了,现在农村不像以前那么忙了。
作者: 佳宝诚    时间: 2025-9-2 12:49
先去秧田拔秧,拔好后带一担秧苗到田头,再回家吃早饭。中途9点半社员歇畈我们知青都不敢休接祠着插秧,再累也忍了为了政治表献!那个年代!
作者: 龙臀善庄    时间: 2025-9-2 15:36
小时候就怕双抢
作者: 里克尔梅    时间: 2025-9-2 16:05
老李现在一个人的退休金比帅里村所有老头子老太都多。

  
作者: 我是老李    时间: 2025-9-3 10:54
里克尔梅 发表于 2025-9-2 16:05
老李现在一个人的退休金比帅里村所有老头子老太都多。

     , 帅里村老头子老太准备到你家去算账,不然,就在这里給他们算算吧
作者: 里克尔梅    时间: 2025-9-3 14:29
我是老李 发表于 2025-9-3 02:54
, 帅里村老头子老太准备到你家去算账,不然,就在这里給他们算算吧

帅里村平均100多一个人,你这退休金少说有6000,这么简单的账,你这老审计师在装糊涂?
作者: 里克尔梅    时间: 2025-9-3 14:30
佳宝诚 发表于 2025-9-2 04:49
先去秧田拔秧,拔好后带一担秧苗到田头,再回家吃早饭。中途9点半社员歇畈我们知青都不敢休接祠着插秧,再 ...

知青才干多少天,在哪里说累。村里的人一干一辈子。
作者: 夏渡学院    时间: 2025-9-3 15:56
多去帅里村闹闹磕,请他们吃吃饭,反正你也不差钱。当年乡亲们怎么照顾你的,你一句也没提。
作者: 我是老李    时间: 2025-9-3 21:18
里克尔梅 发表于 2025-09-03 14:29
帅里村平均100多一个人,你这退休金少说有6000,这么简单的账,你这老审计师在装糊涂?

小里子,从这个月起,我的退休金由你按你说的最少6000元发给我,我的工资卡归你!明天我们去公证处办理个公证,由公证处监督我们两这事!你愿意同意的话,明天在公证处集中!事情办好中午我请你8+1
作者: 计划时代    时间: 2025-9-4 07:53
有情有义的李哥   不忘我们朴实农民呀   点一百个赞
作者: 里克尔梅    时间: 2025-9-4 09:18
我是老李 发表于 2025-9-3 13:18
小里子,从这个月起,我的退休金由你按你说的最少6000元发给我,我的工资卡归你!明天我们去公证处办理个 ...

没有6000也有5000。
作者: 我是老李    时间: 2025-9-4 13:56
里克尔梅 发表于 2025-9-4 09:18
没有6000也有5000。

那你每月发给我5000!说话算数!
作者: 我是老李    时间: 2025-9-4 14:24
夏渡学院 发表于 2025-9-3 15:56
多去帅里村闹闹磕,请他们吃吃饭,反正你也不差钱。当年乡亲们怎么照顾你的,你一句也没提。


         谢谢您的关注评述!

       这是我在2025、8、16 发表“难忘的情结”中的片段—— “ 当年下乡插队时,知青们真心实意地想为父老乡亲做点事,为农村奉献青春。当时我也想,既来之则安之,为乡亲们做点事情,哪怕迟点时间回城,也是心甘情愿的,当时,向大队、公社五七干部表了决心,那时候,乡亲们在知青们最困难的时候,向我们伸出了热情的双手,没有桌椅,乡亲们及时给我们送来了,没有蔬菜,乡亲们拎着一满篮子给送来了,像我们的父母,手把手地教我们干这干那,学着“走路”、、、、、、所有那些都是一种很难忘的情结。”

        http://www.xuancheng.org/thread-16001541-1-1.html        请您回看阅读:《茶余饭后》——(十八)难忘的情结    发表于2025-8-16    然后,再回看阅读——关于我如何为放弃招工回城,給乡亲们“建校办学任教”; 与大队干部一道为全大队乡亲兴办企业、管理财务等等

      
     
作者: 卢一飞    时间: 2025-9-4 14:31
我是老李 发表于 2025-9-4 13:56
那你每月发给我5000!说话算数!

你搞得什么噢?5000都没有,人家随便一个倒闭供销社的售货员后来补缴的都5000多了。你还当过知青,又有特殊补贴,还干过计划生育,又有视同缴费,又到经济发达的杭州干过。真不知你混了个啥?
作者: 我是老李    时间: 2025-9-4 15:00
卢一飞 发表于 2025-9-4 14:31
你搞得什么噢?5000都没有,人家随便一个倒闭供销社的售货员后来补缴的都5000多了。你还当过知青,又有特 ...

        是的啊!我早就说过,“请不要将张三帽子拿给李四戴!那叫张冠李戴!我可没那福分哦 ,  我是一个贱骨头,生就了累一辈子!”   是你们硬要将我往“张三”队伍里塞,现在你“心知肚明”了吧!
作者: 蓝月亮    时间: 2025-9-7 17:47
双枪是最经典的早期农村生活
作者: 御景客    时间: 2025-9-9 09:25
小里子就是瞎杠。老李,老赵拿多少,农民拿多少都不是他们自己做得了主的。我们只盼小李子们能替大家做主,这样农民的日子肯定好过些。




欢迎光临 宣城论坛 (http://www.xuancheng.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