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论坛

标题: 代友转发:你们不吃我来吃 [打印本页]

作者: 御景客    时间: 2025-10-23 09:39
标题: 代友转发:你们不吃我来吃
        “ 你们不吃,我来吃!”
                     翟连发
        1960年上学期,我妻在广德县邱村小学教书。其间,她给我讲了几件事情,我至今没有忘记。
        一是,这年暑假,她回宁国县港口公社三八大队探亲。她妈妈挖线麻兜子煮给她吃,她爸爸胃病卧床不起知道后要吃,她妈妈说就一点点,姑娘走那么远的路,饿了,先让她吃了我再去挖。妻子不忍心,就先分了一半给爸爸吃了。
        第二年,也就是1961年,她爸爸,我的老泰山饥病交迫,离世了。她家都没有通知我们就草草安葬了。
        她还讲了一件离奇的事情。说是她家乡生产队一个集体食堂的管理员,对一个想讨碗稀饭吃的社员说,你从自己家里爬到食堂我就给你吃稀饭,包你吃饱。这个社员就真的从家里爬到食堂,管理员兑现了承诺,给他吃了稀饭,填饱了肚子。
        二是,她们教师办公室在楼下,楼上是学生宿舍。老房子,楼板是木头的。一次开饭了,不知咋的楼上学生用的尿桶倒了,尿液透过楼板缝,滴到教师的稀饭桶里,大家都很痛心,忍着饥饿不愿吃。一位葛老师实在饿得慌,拿着碗说,你们不吃我来吃。他连吃了两大碗,另两位男老师见了,也跟着吃了。只有三位女教师忍着饥饿没有吃。
        她说,当时每间教室里都静稍稍的,鸦雀无声。学生都趴在课桌上没精神。整个学校只有大队书记的儿子还在院子里玩耍。
        当年的下学期,她被调到芜湖市江岸路小学了。
        她讲的这几件事,我听了也只能叹息一声。
        1958年,在中国农村各地,出现放“高产卫星”现象:一亩地产麦子几千斤,一亩田产水稻几万斤。
        各地你追我赶,卫星越放越大。《人民日报》还发了亩产十三万斤的号外,配上儿童坐在稻穗上的照片。
        各级召开会议,自报产量,反对瞒产不报。政府根据各地自报产量下达征粮入库任务。
        超额完成征粮入库任务的,干部受表扬,被提拔。瞒产不报,完不成征粮入库任务的,干部受批评,受处分,甚至降级或免职,特别严重的逮去劳教。
        安徽搞得好,有成绩,中央决定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山东那个被免职的书记,就是后来著名的书法家舒同)。一人管两省,风光无限!
        1959年,卢山会议批判彭德怀反党集团,安徽批判张凯帆反党集团。省里派农业厅副厅长张芳到广德任县委第一书记,批判原县委第一书记张涛反党集团。各地掀起批判右倾机会主义浪潮。
        各地办食堂,开始时吃饭不要钱,到了1960年食堂没饭吃。
        粮食紧张了,城市居民由每人每天一斤,减到半斤,还搭山芋干子。农民没粮吃,开始吃树叶树皮。
        那时,我妻弟在宁国师范读书,也饿得不行。一天晚上,他从公家地里偷拔了颗大白菜,藏在衣服里,不敢洗,夜里在被窝里狼吞虎咽地啃完。
        我原来的邻居张传忠,还有邻村的彭光和,都是因为偷吃了生产队地里的萵笋,被抓起来送去劳教。张传忠性格犟,不服管教,被打,死在了监狱里。
        城市居民先消瘦,后浮肿。农村更严重,不少地方饿死了人。听说有的地方还出现吃死人现象。
        这段历史,真是不堪回首啊!
        
          2025年10月21日于
                         宣城鳌峰新村

作者: 御景客    时间: 2025-10-25 09:54
必须顶!
作者: 钻笔的述说    时间: 2025-10-25 12:56
心情沉重
作者: 看好号    时间: 2025-10-26 08:00
这都是不能忘记的过去
作者: 长安公路    时间: 2025-10-26 10:58
说的都是事实
作者: 你也在这    时间: 2025-10-27 16:26
浮夸风、三年自然灾害、人吃人,都听长辈说起过
作者: 江南晨曦    时间: 2025-10-28 14:07
;) ;) ;) ;) ;) ;) ;) ;) ;) ;) ;) ;)
作者: 殷切希望    时间: 2025-10-28 14:43
心情沉重的狠。
作者: 不倒    时间: 2025-10-28 16:28
这个要顶!
作者: 爱伍佰    时间: 2025-10-28 19:54
听我妈说过:我外公是大队干部,58年,外公每隔几天轮流带我妈和我舅舅去大队食堂搞点稀饭吃。我妈说把稀饭勺子,盆子舔得干干净净。苦难的岁月!如今的好日子母亲却没有享到福,走了有3个多月了。
作者: 瞎七搭八    时间: 2025-10-29 08:48
70后当年也是一天吃二顿红薯煮稀饭,粮食倒是够吃,但交完七项经费,再缴公粮,再缴余粮……稻子让干部扒完了!
作者: 都市吉速    时间: 2025-10-29 09:18
历史见证人,跟我父母长辈们叙述的一样
作者: 黑皮阿四    时间: 2025-10-29 10:32
还用了春秋笔法。




欢迎光临 宣城论坛 (http://www.xuancheng.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