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5912
- 金豆
- 金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精华
- 听众
- 收听
|
“补锅哦------补哦”五--六十年代,这种吆喝声,在农村经常听得到,在家的妇女们听到这种吆喝声,就会匆匆忙忙赶出来,把自己家的破锅拿出来给他补。补锅人拿到破锅,先将锅的破处的小口子敲得更大,然后才与你谈价钱,原本还能将就用的锅,给他一敲,补也得补,不补也得补,一般补一口锅要价五毛钱,当时的五毛钱,那可是一个劳动力在生产队劳动一天半时间才能挣到五毛钱,那时候一个劳动力从早上开始到晚上结束才能挣到一个工,当时的一个工,年低才能分到三毛钱,妇女从早上到晚上在生产队劳动一天,才能挣到7分工,年低分红才能拿到两毛壹分钱。
那时候,农村人都很穷,锅破了,一般都没有钱去买新锅,如果破得不是很厉害,都是用破布将破处堵住,将就着用,煮饭时,锅底下滴滴答答的漏水,经常把灶里的柴火漏湿,导致夹生饭,只有锅破的口子很大,实在没有办法用,才会等补锅人来了花钱去补锅。补锅人挑着补锅担子走村串巷到处吆喝,有了生意就把担子歇在大树的阴凉处,架起小炉子生火化铁补锅,生意好时,一天也能挣到几块钱,正所谓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什么电饭煲,高压锅-----各种用途的锅应有尽有,没有人在需要补锅了,所有补锅这个行业自然就消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