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

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查看: 179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青霉素的发现是偶然,但不是纯属偶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0-13 21:27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苏格兰生物学家、药理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1928年发现青霉素的过程绝不能说纯属偶然——因为弗莱明经常有意将培养皿随处放置,以便观察上面可能会长出什么可用于研究的物质,有一次,他观察到一个培养皿上有块霉菌,霉菌被一圈死亡的葡萄球菌围绕,这意味着这种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弗莱明将这种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事实上,从那开始到人们真正开展青霉素合成与临床研究中间还隔了若干年。刚开始的几年,科学家们根本无法分离出足够量的青霉素,更何况青霉素能否对人体真正起效也还是个未知数,因此青霉素的研究一度裹足不前。但是就像同时代的很多科学研究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极大地推动了青霉素的研究进程。澳大利亚药理学家霍华德·沃尔特·弗洛里、德裔英籍生物化学家恩斯特·鲍里斯·柴恩、英国生物化学家诺曼·乔治·希特利、爱德华·彭利·亚伯拉罕爵士以及其他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都致力于寻找扩大制备青霉素的方法,后来又将其应用于动物实验甚至临床实验,1942年,科学家们用青霉素挽救了世界上第一例病人的生命,为了救治这个病人用掉了当时世界上近一半的青霉素产品,以至于他的尿液又被收集起来以回收这种珍贵的药物。当时,数个美国制药公司就已跃跃欲试,纷纷尝试青霉素的批量生产,包括改良发酵工艺及寻找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后来他们在美国皮奥瑞亚(Peoria)的一种腐烂的甜瓜(Cantaloupe)上找到了最好的霉菌。到了1945年中期,青霉素的生产能力就已达到数百万剂了。
2#
发表于 2022-10-14 10: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辛苦了。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8-7 08:39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