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

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查看: 9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递村:桃花源里人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5-14 1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安徽西递村:桃花源里人家

  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跻身国家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1年入选联合国首批“最佳旅游乡村”名单……这就是坐落在黄山南麓的安徽省黟县西递村。



  四面环山,俯瞰,西递村像一只巨大的船,两条溪流穿村而过,村口那座石牌坊便是这“船”的“帆”了,而粉墙黛瓦的古民居,俨然一个个安适幽静的“船舱”。春天,西递四周开满了油菜花,村庄浮在无边的花海里,黑的瓦,白的墙,尤其在微雨中,活生生一幅江南烟雨图。



  “这座胡文光牌楼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用黟县特有的青石建造,牌楼上的石雕,代表着徽派石雕的最高水平。”西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傲立对记者说,西递村历史上曾修建过13座牌坊,如今只剩下这一座,成为西递村的标志性建筑。



  穿行在西递,那些自带怀旧光环的老屋和幽深的马头墙,以及被岁月磨得斑驳的墙面,让人恍如隔世,探出墙头的凌霄花如同皖南人内敛的热情。偶尔,一座门头下,小巷拐角处,恬静的白发老妪守着一个小小的烤红薯摊、油炸毛豆腐锅,或者就是几支当季的栀子花,也不说话,西递的烟火气悠然而来。



  “西递始建于北宋,现有一千多人口,村内有明清民居300余幢,保存完好的有124幢,一般都是青瓦、白墙,从屋外到屋里,从地面到屋顶,集石、砖、木三雕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享有‘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之誉。”胡傲立说,西递以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精致的徽派民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名扬天下,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走进前后背向三间三楼结构的履福堂,厅堂陈挂着有“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的楹联。“这些楹联非常准确地浓缩了贾而好儒的徽商精神,当年,‘无徽不成镇’的徽州商人之所以遍及全国,靠的就是这种向善、书香、宽厚的精神。”胡傲立说。



  在“大夫第”,记者注意到,观景楼下方门额上,嵌有一块“作退一步想”的石雕题额。胡傲立告诉记者:“黟县将古人‘谦让和合、豁达通融’的精髓与消费维权调解有机融合,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总结提炼出以‘听、理、思、退、和、行’为主要内容的‘作退一步想消费维权工作法’,助力‘画里乡村’社会治理。”



  下午六点,西递的大型水幕光影秀准时上演,村口明经湖上灯光亮起,配合灯光和音乐,形态各异的水柱、水雾将夜晚的西递村装点成一幅璀璨长卷,娓娓讲述着古村落的前世今生。黟县徽黄西递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胡维民告诉记者,这是皖南唯一一处以徽派古村落为主体,融合了投影、水幕,旨在丰富西递旅游产品,盘活旅游夜经济。



  晚上九点,西递商铺关门打烊,村落回归了乡村特有的宁静。梆、梆、梆……有打更声在幽静的小巷里传来,夜被衬托得更加沉静。胡傲立的声音也压低下来:“西递是活态古村落,防火工作一点马虎不得,所以我们成立了打更队,提醒村民夜间关门,注意用火用电。”(本报记者 常河)



(责编:赵竹青、陈键)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7-4 18:36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