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查看: 908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代友转发“在朱景本身边工作的日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0-2 1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芜湖来自: 安徽芜湖
        在朱景本身边工作的日子
   
                    翟连发
        
            原中共宣城地委书记朱景本同志,今年已98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依然关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实在难能可贵!
        在景本同志主政宣城地委工作期间,我一度担任地委办公室秘书科长,又恰巧与他同住一个小区同一幢公寓里(当时他住鳌峰新村一幢101室,我住103室),接触自然颇多。40多年前在他身边工作的日子历历在目。这里记述的只是他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二、三事,意在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推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1983年8月,省委正式任命朱景本任宣城地委书记。其实,早在两个多月前,他已经主持地委的全面工作了。这时,老天爷却给新搬迁的宣城地区,给新上任的朱景本书记开了一个大玩笑。这年6月底7月初,狂风呼啸,暴雨倾盆,宣城地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袭击。为了确保宣城最大的粮仓之一,也是全区最大的圩口——金宝圩安全渡汛,地委、行署及时派出副专员许春波、地委副秘书长陈献带领工作组,坐镇金宝圩,参加和指挥防汛战斗。地委办公室派我参加这个工作组,全程参与抗洪抢险。这期间,朱书记两次亲临金宝圩察看防讯抗洪和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抗洪抢险大军。当时我和陈献住在水阳镇一所小旅馆的二楼。朱书记带着秘书章敬东来到水阳这所旅馆,坚持住在潮湿重、光线暗、霉味浓、蚊虫多的一楼,不让我们换房间。白天,他到水阳、裘公、杨泗、雁翅和河对岸的卫东等乡镇指挥抗洪抢险,晚上就召开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商讨抗洪保圩和灾后生产。朱景本同志厚待部下、严于律己的高风亮节和坚持深入基层、依靠群众的优良作风,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朱景本书记支持改革创新,为改革者鸣锣开道的事举不胜举。我亲历的就有两件。一次地委会议讨论林权改革,会上有人担心把山林包给农民会遭到乱砍滥伐,树倒林光。朱书记苦口婆心地开导说,不会的,圩区被水淹了,有的房屋被水冲了,这之后,农民还会在原来的地方建起自己的家园,舍不得离开那块故土。要相信群众,承包山林以后,他们会保护经营的更好。以后的事实证明,朱书记的分析完全正确。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宁国中溪密封件厂的夏鼎湖,在当时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朱书记多次到中溪调研,旗帜鲜明地为夏鼎湖撑腰鼓劲,鼓励他继续大胆改革创新,为宣城地区工业发展改革闯出一条新路。鉴于夏鼎湖这种矢志不移的改革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实践经验,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值得认真学习和大力推广,朱书记主持召开地委会,专门研究夏鼎湖问题,一是给他平反,二是部署全区开展向夏鼎湖学习,並指示我为地委拟写《关于开展向夏鼎湖同志学习的决定》。新华社于1984年4月27日播发了这个决定,《安徽日报》也于28日一版全文转载了这个决定。
        我读过原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朱成林的文章《走近朱景本》。他讲朱景本书记是位开明、高明、精明、清明的领导,一点也不为过。我还要加上一条:亲民。朱景本同志在宣城县委书记的岗位上,坚定不移地支持宣城农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戶)——这在当时需要多大的胆识和勇气啊!他交了不少农民朋友。有时下班后或节假日,有需要朱书记亲自审阅签发的文件,轮我值班送到他家,总会见到有农民朋友在他家做客,拉家常,真可谓“高朋满座”。直到前不久的一天,还有一位老农民摸错门到我家找朱书记。我把他送到朱书记门口,敲门走了进去。
        我在朱书记身边工作时经历的人和事,远不止这些。比如,他重视纠正“左”倾错误,平反冤假错案;他大胆起用人才,注重智力开发;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新驱动“四个轮子”一起转;他拓展“庭园经济”,引导农民致富等等。鉴于篇幅,这里不一一记述了。
        朱景本书记是位宽厚的长者,开明的领导。现在全党开展学党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实践活动,我想,朱书记是榜样,更是一面镜子。
      (以上内容均摘自我上班时的日记)
              2022年4月12日于宣城鳌峰新村
           (  约1600字   )
22#
发表于 2025-4-14 14: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里克尔梅 发表于 2025-4-14 07:21
敢问朱老在80年之前,都是担任什么职务?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

同时追问:楼主追随朱书记,最后有没有捞个一官半职?(包括你的子女工作安排)
21#
发表于 2025-4-14 08: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来自: 浙江嘉兴
卢一飞 发表于 2025-4-13 12:03
我家是正常拍马屁,为的是生产队分东西时,不要太吃亏!


那时没有什么好着争的。我记得我们大集体解散,最大收获,6家分到一头母牛,那时像宝贝一样照顾,季节在3、4月份,正在用早稻草糯米饭加泡的黄豆加料,养膘,那时早稻草从来不烧,除了垫床铺以外,全部给牛吃了,早稻草比农粳米草料好,5月后收了菜籽、草籽、小麦等干活时,还喂过生鸡蛋补充营养,最忌讳偷懒让牛吃草籽苗。牛特喜欢吃,就是胀气拉稀,小时候一旦发现,就是一顿打。
20#
发表于 2025-4-14 07: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来自: 江苏南京
敢问朱老在80年之前,都是担任什么职务?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
19#
发表于 2025-4-13 12:03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聊城来自: 山东聊城
火烈鸟 发表于 2025-04-13 11:58
这个不至于,我们那里没有这种情况,有可能你家有什么事需要请他们帮忙解决,或者你父亲本来就是大队干部,大家有互相吃请的情况。有一种情况倒是存在,就是如果你是村干部什么的,经常有上面派下来的工作组人员会在你家吃住,大队是不是有钱或工分补助我不太清楚,因为那时我还很小。

我家是正常拍马屁,为的是生产队分东西时,不要太吃亏!
18#
发表于 2025-4-13 11:58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卢一飞 发表于 2025-4-13 11:42
听我父亲说,那时的农村生产资料少的可怜,杀头猪,还要请村干部来吃一顿,队长都请了,几个小孩都没得怎 ...

这个不至于,我们那里没有这种情况,有可能你家有什么事需要请他们帮忙解决,或者你父亲本来就是大队干部,大家有互相吃请的情况。有一种情况倒是存在,就是如果你是村干部什么的,经常有上面派下来的工作组人员会在你家吃住,大队是不是有钱或工分补助我不太清楚,因为那时我还很小。
17#
发表于 2025-4-13 11:42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聊城来自: 山东聊城
里克尔梅 发表于 2025-04-13 11:25
  没有电视,普通百姓连县委市委领导叫啥名字都不知道,何谈口碑不口碑?

听我父亲说,那时的农村生产资料少的可怜,杀头猪,还要请村干部来吃一顿,队长都请了,几个小孩都没得怎么吃,干部放开肚子造一顿!
16#
发表于 2025-4-13 11: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一个明显的例子,一个港口湾水库,让宣城少受多少洪水威胁,让干部和老百姓少受多少罪?所以一切富余的钱都要投向基础设施,坚决不做花里胡哨、劳民伤财而又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现在不是没有娱乐,手机上的娱乐多的让人应接不暇。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7-27 22:46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