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查看: 14459|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苦涩的甜蜜》——(一)回城三落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25 17: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华阳社区书记给我老两口在华阳社区门口拍了张留影照,在华阳大队工作了多年,那次去,设置改为社区了,想留个影做个纪念吧!现在看到这一留影,忽然想起了离开华阳时的一些苦涩及甜蜜:                                                                                       
   
            


            
            
        下乡插队后,总是想着什么时候能上调回城,所以,在生产队里努力地表现自己,希望早日被上调回城。
       在插队三年中,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从跟老农民晒草晒土烧灰,到学采制茶叶、栽秧割稻、犁田耙地、、、、、、学会了地里的、田里的、山上的很多农活,结识了不少农民朋友,知道了农民的辛苦,心想,根据自己几年来的实际表现,应该可以排到我上调回城了吧,可是,在第一次招工时,看到“回城榜上”无名的时候,有点心灰意冷了,
      
       在我苦思冥想的时候,大队书记来到知青点,找上门来,看到我那垂头丧气的样子,便知道我还是在为回城之事懊丧,说:小李子,根据队里反应,这几年你确实表现很好,这次本来也研究了“放”你回城的,大队两委会议研究,由于农村教育事业马上要有个新的发展,根据需要,决定暂时将你留下来,帮大队做件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再建一所新的小学,组织上安排你到这所新办山村小学建校任教,听后,心想,原来大队干部对我还是心里有数的,便给书记让了座,心平气和地说道,本人同意大队意见,协助把这所学校建起来,但我也有个要求,只能在那短期任教,因父母年纪都大了,希望早点回城,大队要尽快落实新的教师来接任,书记说,行,只要你把这所学校办好了,我们立马放你回城,看书记答应后,我便走马上任,筹办建校事务去了。
      
       我是这所学校的“全能”“ 教书先生”,语文、数学、文体、音乐、、、、、、到“校长” 一把抓。说简单点,这所新办学校,就我一名老师。     
那时的教育政策与现在有所差异,除了给学生在教室上文化课,还开办了校办农场、把教室“搬到”田间地头,上“手工劳动”课;组织学生文艺宣传队,编排样板戏等节目,在全大队巡回演出。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山区教师可没少动脑筋,想办法,不辞辛劳地默默地在那个岗位上贡献青春
       通过我们这山村小学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成绩显著,学生成绩明显上升,一片生机,通过勤工俭学,用校办农场的收入,建了操场、球架等,又解决部分教学器材购买资金的困难,学校迅猛发展,很快得到了组织认可,学生也由20人左右发展到50多名,四个年级需要分成两个班上课,村上学生家长们,看到学校办得热火朝天,促使社员们办学的积极性高涨起来,自筹资金,社员们是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腾出场地,兴建新校舍,共计两间大教室、一间办公室,内外粉刷雪白,每个教室两边开门,南北窗户通风、明亮。办公室外操场上,垒建了领操台,竖起了旗杆。基本上有个学校的模样咯。组织上又从完小安排来了一位老师,带1、2年级复式班,我带3、4、年级复式班。

       2年后,组织上安排我到完小担任大队的负责教师(即现今的校长职务)。至此,我又二度没能如意回城。

            

            
         

       不久,农村开展了路线教育运动。我被从学校抽去参加了路线教育工作,在路线教育运动中,被安排进了大队领导班子,就这样匆匆地离开了我热爱的那个工作,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教育战线。投身于农村建设工作中。就这样,在第三次招工时,又没能如意回城。   

               
         

         

21#
发表于 2025-5-11 11: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来自: 安徽
苦涩及甜蜜
20#
发表于 2025-5-10 20: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来自: 安徽
苦涩的甜蜜
19#
发表于 2025-5-7 16: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来自: 江苏
18#
发表于 2025-5-5 14:13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安心退休,再度重回忆。
17#
发表于 2025-4-30 21: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16#
发表于 2025-4-30 18:02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似曾相识的街景,40年前的华阳就是那样,过去叫留史街,现在变成了美丽的乡村。回城是个大错误。回城又能做什么呢?那时候我从学校出来,自以为是,目无尊长,是想要彻底拯救基层劳苦大众的灵魂,没有了前期下乡知青接受贫下中农教育的想法,所以活得到有滋润,倒霉也就难免。回程后就没有那么多的自由时间和个人爱好,整日为生计奔波,乏陈可乐。
15#
发表于 2025-4-29 08: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卢一飞 发表于 2025-4-28 19:28
知识青年既然是去建设农村的,为什么非得要回城呢。

过去现在都是有差别的   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咸鱼翻身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8-29 19:07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