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8376
- 金豆
- 金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精华
- 听众
- 收听
|
186#

楼主 |
发表于 2022-11-14 14: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来自: 安徽
九十年代初,但凡是读了点书的农村孩子,内心都有走出去的冲动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外面的世界长什么样的?听出去过的人回来讲,是彩色的,是花花绿绿的,是喧嚣沸腾的,是不分日夜的,令人好奇。
高齐在山里农村长大,自小跟着父母学做活没少吃苦,从家里喂猪来说,放学后没少打过猪草。山上的活干完干地里的活,地里的活干完干水田里活。另外家里还养了两头牛,牛是个活口,常年伺候它可是个又辛苦又缠人的脏活了。尽管父母很心疼他,尽量让他做些轻巧活,但农村的孩子就是懂事早,越是这样他越是出力,总想帮父母减轻一些劳力。自大哥二哥陆续分家出去后,高齐跟着父母就是家庭里主劳动力了,酷暑严冬里的辛苦劳作让他心生志向,一定要走出去,立志要改变祖祖辈辈爬山刨地的命运,让父母跟着自己过上好日子,《改变》二字在他心里用书名号紧紧地括着、并深深地扎下了根。
这天,餐桌上高齐首先对父母说:“爸妈,今天告诉你们一个事,南京的樊老板想找帮手发展生意,自去年认识他,大概我留给他的印象还不错,所以上次他问我愿不愿意在他那里工作,当时我不好做决定,答应他回家商量后再回答他,他现在还在等我的消息。” 高齐爸妈还没说话,二哥高升先抢着讲:“那当然干呀,这么好的就业机会和这么好的老板,为什么不干呢?跟着大老板干长了自己不也学会了做生意蛮?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说不定自己以后也能当个小老板呢?小生意,大社会,学问讲究多的去了。不像我们这些人,一年到头就那么点死工资,想发财连梦都没得。” 不亏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见识就是不一样,二哥的一番话又让全家人除了点头就是是的,是的。高齐听完二哥的话没有作声,他在等待大哥说话,因为他要真的走了,爷爷身体不好时的生活起居 ,父母的田地农活都要指望大哥关照打理了,所以大哥不开口,高齐心里一直没数。
坦白地说,只要是农村家庭,如果兄弟姊妹多,在家做老大的最吃亏。此话怎讲?我们一一展开:“首先,那年代农村生活条件相对普遍较差,父母生四五个,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兄弟姐妹的且很正常。那么做老大的就是第一个帮父母搭手干活的人,这也证明你得做事早,懂事早;苦吃的多,好吃的不见得你就能吃的多;因为你懂事早,你得让着弟弟妹妹。还有,当老大的很少读书能读到底,这与聪明和愚蠢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父母得无奈选择平均化,人人平均读几年,读的好的父母咬牙坚持,读的差的回家有事等你干,要想姊妹多的个个都能读满书?除非你就不是普通的家庭,是带”小子头“的家庭。
老大高平今天也一样,他要担当,担当家庭重任,放飞弟弟,希望他今后有出息!他说:”小弟你尽管去干你想干的事,我支持你走出去。我们不能都这样窝在家里,家里的事有大哥我,真忙不过来我再找老二,老二不是干农活的料,不到万不得已我不叫他,小弟你就放心吧。“ 谢谢大哥,谢谢大嫂,我先摸索摸索再说,现在不确定。” 高齐站起身向大哥大嫂致谢。
爷爷与父亲听着他们说话,小酒已染红了他俩的脸庞,开心和喜悦写满脸上,他俩碰了一杯又一杯。高齐父亲说:“田地的事你就放心,我能干多少是多少,只要够家里人吃就行了,如果你在外面能挣到钱的话,不要多,比种田种地强一点点就行,到那时我就不干了,哪里好玩那里玩,享享清福。” 母亲接着说:“你还小,出远门时间长了妈是有些不放心,什么都得自己搞,说起来也不是容易的事。帮人家老板干事要实诚,该讲不该讲的话要斟酌,不是你的就不要拿,要学会照顾自己。。。。。” 说着说着母亲“。。。。。。” 这时小妹趴在母亲背后,她指着高齐对满桌人说:“南京那个老板家还有个和小哥同年的女儿,我们要不要小哥也说说?”出乎意料小妹这么的一操作,全家人哄然一笑,整个气氛又换了样,对对对,得说说,得说说。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