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10
- 金豆
- 金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精华
- 听众
- 收听
|
秋天到了,没事出去走走,到双桥过河从拐往1号桥的河堤上,秋高气爽,极目楚天,丰收在望,好一派大自然风光。
整个河堤两边,金灿灿,几如春天的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原来是一枝黄花盛开了。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虽然不是说的这个加拿大一枝黄花,但是此花形成的气势确实不凡。抛开入侵物种不说,风景还是挺美的。
忽然想起这些年来,那些亲历过的入侵物种来,亲身体验,各位听我一一道来:
最早的是那个水葫芦,据说是想作为猪饲料引进的,6/7十年代我小时候在宣州影剧院边上的消防池里面看到。河里没有,有些池塘里有。现在到处都是,在水阳江干支流和南湖里面与菱角菜一起随波逐流,蔚为壮观。
然后是刚改革开放时的小龙虾,开始是大家买来是放金鱼缸里面观赏的,红色的壳,大大的鳌还是麻古赖赖的蛮漂亮,谁知道这家伙太好生养了,一弄就是一缸虾子鳖孙,此物最后在田野水沟里挤占了本地小石螃蟹的洞子,俨然成为主人翁。但是,此物比较合乎咱们的胃,荣登夏日喝啤酒必备佳肴,吃货们把它吃到需要人工养殖,还是供不应求的地步。这个算是最悲剧的入侵物种了。
零几年我去宁波打工,见到小河沟里面石头和植物上到处是一坨坨粉红的不明物体,问当地的人,回答说是福寿螺卵,是广东那边引进来养殖准备作为食物新品种的,结果生吃螺肉给人闹了寄生虫病,养殖户们只好随它自生自灭,谁知道涨水从养殖塘里跑出来了,生殖能力强,爬的到处都是。当时我还觉得宣城没有估计是气候不适合这厮生活。
今年初夏去小河沟钓鱼,忽然发现了这个螺卵,红红的一坨,赶紧用东西挑上来踩烂,结果四周仔细找找,发现了好多;最近在双桥河这个水阳江的支流里面也发现了很多福寿螺卵,估计这两年,大家都会认识这个东西了;只是到现在没看到福寿螺的真身。
纳闷的是去年还一点没有,怎么今年到处都是了?估计跟那帮放生“随喜赞叹,阿弥陀佛”的有关吧,没有凭据也不能肯定。
个人觉得,还是得发掘这些东西的有用之处,像小龙虾,成为特色吃法了。
一枝黄花,据说作为动物饲料不错;老婆说要是烧柴火灶的年代,估计得专门种植它。
水葫芦,这个不知道。还是喂猪吧。
福寿螺,谁他妈引进的就吃去刺身;专家们还是要研究下怎么引入我中华食谱,这个是当务之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