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少耕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苏轼《观潮》

[复制链接]
9#
发表于 2024-5-23 09: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来自: 安徽
楼主书法一绝
10#
发表于 2024-5-23 15: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这是回文诗吧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4 08: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来自: 江苏南京

谢谢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5-24 0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来自: 江苏南京
千千阙歌 发表于 2024-5-22 22:03
好洒脱俊逸的字!求赐

可以
13#
发表于 2024-5-24 15: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顶帖拿分
14#
发表于 2024-5-26 10:10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来自: 安徽
望雨楼 发表于 2024-05-21 21:03
字不错,但此诗并不是的苏轼作品。

你写的?
15#
发表于 2024-5-28 21: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一:诗句雏形两句初出,与苏轼无关。
十五世纪末期,大约我国明朝弘治年间,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大应派”所属“东阳英朝”开始经由日本禅僧、出版商编辑汇总汉语禅诗,后完成《禅林句集》(又名《句双纸》)。日本京都大德寺、妙心寺住持东阳英朝约在1428-1504年间,此句诗可能那时已经出现。元禄六年(1693,康熙三十二年)《句双纸》出版。此书汇集了大量汉文禅语诗句,其中有诗句:“到得归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此句并无任何出处或作者信息,也不存在前后其他诗句。目前查得,这应是此诗最早面世的形态。元禄六年(1693,康熙三十二年)日本出版《句双纸》所载“到得归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二:形成四句诗的基本模式,并标注为苏东坡所作。

赵学浩指出:可以找到的最早的提到这首诗的实体书,是明治二十七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京都贝叶书院藏版的《首书增补禅林句集》。此书正文记有“到得归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在页面天头以小字注有“庐山烟雨浙江潮,不到千般恨不消”,在页面地脚标有“东坡首尾吟”。京都贝叶书院藏版《首书增补禅林句集》中收录的“东坡首尾吟”。

三:基本定型,明确标注为苏东坡作品“首尾吟”,并且大量译作日文出版发行。

作者找到日本大正4年(1915)由山田孝道(1863-1928)撰写的《禅宗词典》,尚未收录“庐山烟雨浙江潮”词条。而昭和十年(1935)开始出版流传的中川涩庵著、今井福山校《禅语字汇》,列有专门词条,诗句个别汉字稍有变化,估计是日语训读音相同而汉字写法不同所导致。翻过1915年(大正4年)由山田孝道(1863-1928)撰写的《禅宗词典》,尚且没有收录“庐山烟雨浙江潮”的词条,可能是当时此诗流传度还赶不上现在。1935年(昭和10年)开始出版的中川涩庵著、今井福山(1854-1945)校《禅语字汇》,便有了专门的词条,诗句个别汉字稍有变化,估计是日语训读音相同而汉字写法不同所导致的。诗句顺序与后来流传的不同:“到得归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庐山烟雨浙江潮,不到千般恨不消。”正文后有小字注“苏东坡的首尾吟”。解释只有一句:“悟ればとて、別に変りは無しの意”(即便说是觉悟后,也没有什么变化)。


中川涩庵著、今井福山校《禅语字汇》中所载此诗四句。

1950年日本著名禅学者铃木大拙在美国出版的《Living by Zen》,1957年改由日语出版的《由禅生活》(禅による生活,中译名《禅与生活》)中,开篇引用了这首诗歌作为引子倒入正题,并且某种程度上还引用了《禅语字汇》相似的观点,提出了这一诗作应是受北宋时禅僧青原惟信一段话的影响:“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作者也作进一步分析认为:至于此诗是中国不知名民间作者所作,传入日本,因为苏东坡去过庐山、任职杭州,所以便认为是苏东坡所作,还是原来就是日本人自己流传形成,此后流传到中国内地,则需要更多、更早出版的作品作为证据。

新浪网曾刊发另一考证文章,提及李公羽曾发表相关论文。2022年5月27日,新浪网刊发《不做无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②一文,文末注明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但未注姓名。文章批评一些“无聊”之人不经考证即大量传播此诗为苏轼所作。文中列举作者为此诗出处,数日翻检资料,做大量考据的具体过程,并提到:“此外,国际人文学会(加拿大)主办的《文化中国》③ 2021年第3期刊登了中国苏轼研究学会李公羽论文《“庐山烟雨浙江潮”并非苏轼作品》,但我没看到这篇论文全文。”

李公羽《“庐山烟雨浙江潮”并非苏轼作品》,全文1.6万字,在国际人文学会(加拿大)主办的《文化中国学刊》发表之后,中国网等多家媒体摘要转发,“苏学研究”公众号也全文刊出。④

国际人文学会(加拿大)主办的《文化中国学刊》刊登李公羽《“庐山烟雨浙江潮”并非苏轼作品》全文。


①《据传作者为苏轼的《观潮》最早出自哪本古籍?》,知乎。

②《不做无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新浪,2022年05月27日。

③李公羽《“庐山烟雨浙江潮”并非苏轼作品》,国际人文学会(加拿大)《文化中国学刊》,2021年第3期,第162页。

④李公羽 《“庐山烟雨浙江潮”并非苏轼作品》,《苏学研究》,2021年10月18日。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5-24 20:13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