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查看: 224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苦涩的甜蜜》(五)——下乡插队知青的成长历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5-1 1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祝大家节日快乐!

    感谢网友们关注我这一帖!我们老三届这一群人,很特别。可以说:古往没有过,今后不再有。
  
   他(她)们就是中国的下乡插队知识青年。看过电视剧《孽债》的人们,大概还记得:

   他们经历了各种磨难,参与了各种运动,见证了时代的剧变,也被时代所改变。

   出生后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因此,饥饿是50后共同的深刻记忆。他们挖草根、刨野菜、割树皮、吃观音土,却从没放弃活的信念!

  初高中是最重要的启蒙期,中断了学业。从韶山到井冈山,从延安到北京,沿着红色足迹,意气风发地走着走着……

   在最美好的青葱岁月,纷纷奔赴农村、牧区和边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们把青春留在了农村,扛起铁锨和锄头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创造了奇迹。也正是这段经历,让这一代人,成为了中国最有担当、最能吃苦耐劳、最有奉献精神和广阔胸襟的一代。

  1977年恢复高考,他们一齐涌上了高考那座独木桥。但那时高校不多,招生名额有限,是真正的百里挑一!但一旦考上了,那就是“天之骄子”,虽然他们没有隆重的毕业典礼,没有难舍难分的泣别,背上书包,走出校门,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赶上了计划生育政策,没有了他们父辈多子多福的感觉。子女出生1个月后就被动员领了独生子女证。不过,只生一个也好,无论生男生女,都看得极贵重,格外注重培养,于是才有了现在优秀的80后、90后!

  当他们工作正起劲的时候,碰上了下岗。由于改制,80、90年代大批国有企业的员工下岗,不得不进行再就业。他们一度涌入劳务市场,为生存而再次拼搏。没有人知道他们内心的那份苦涩艰辛,但他们忍了,他们内在的坚毅品质为国家分了忧担了愁。他们的忍耐和担当,

   一年四季随春到,走着走着变白头!当他们老了想享享福的时候,养老只能靠自己了!因为想靠子女,子女却在遥远的城市忙碌工作;想靠养老院,花费高还不安全,受不了那份冰冷。

  即使经历那么多磨难,他们仍然是中国最乐观的一代。现在他们退休了,大多身体健康,精力充足,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他们似乎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

  他们人是老了,但心不服老,看着如今的小年轻玩摄影、上网、旅游,他们也赶一把时髦!自己出门跑遍大好河山,钻研单反相机,自己看书学构图,一步一步学用电脑修图做视频,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记录这个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
2#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09: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怎么回事???
3#
发表于 2025-5-6 12: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了不起的老李!
4#
发表于 2025-5-8 07: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阜阳来自: 安徽阜阳
活到老学到老的老李,值得学习、敬重。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7-7 20:52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