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

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查看: 1285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茶余饭后》——(三十一)不是双抢季的双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2 12: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上个星期天,我家来了几位我下放插队村里的好友,大家一见如故,饭桌上谈起了今年伏天特别炎热的一事,我问他们今年有没有种早稻搞双抢,都说多少年都没种早稻搞双抢了,我说,那还是现在快活哦,都不搞双枪了。我那会还在队里的时候,生产队里种那么多的早稻搞双抢,还有栽早稻秧的时候还要采茶做茶,累坏了,他们说,这是那时不是双抢季的双抢,很忙很忙的,你还记得那些活呀,我说,那些个事,是我亲历,这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不说这些了,来,喝酒——吃菜——、、、、、、
      
       今天饭后,将那些个事,也跟论坛家人们呱呱:

       我们插队的生产队,虽说是山区,有山也有农田,按当时的人口计算,每个人口不到一亩,每到插早稻秧的季节是最忙的,除了干田里的活,又是茶叶采摘制作季节。都是抢季节的活,秧要插、茶要采,真是:又是龙灯又是会的,比双抢季节还要忙。

       在插秧的那个季节里,会整田的男劳力赶牛扛耙,去整理耙平水田,为下道工序插秧做好准备,其它男劳力在天见亮时,都先去秧田拔秧,拔好后带一担秧苗到田头,再回家吃早饭。

       虽说在忙时,我们知青也是当作主劳力在使用,但队长想必出于好心,对知青没有这个要求,可能我们多少有那么点自尊心或逞能劲,也一样自觉带一担秧去田头。

      这装秧苗的器具倒十分简单,就是一个带高把的竹箕,需装满压实,不然走不了多远就会边走边掉,这带水的秧把,单个并不重,可湿哒哒地装它个几十个,也就不轻了,反正没哪个称过,估计一担有近百斤,村里有句俗话叫作路远无轻担,何况并不轻,加上我们知青体弱肩嫩,挑在肩上,几步一歇,直到田头,那才叫一个"咬牙切齿","形象"失尽咯!

       全天用秧有专人挑运,我们知青是随队里插秧的主力军,姑娘婆姨们,和少量的男劳力,赤脚挽裤,下田将一束束,每束约三五棵秧苗,插进见水不见泥的田里。

      那时插秧是要拉绳子的,队长发放了量好了尺寸的棍子,有一米多点长,是用来丈量拉绳子的行距,每两根绳子之间插六束秧,间距5—6寸,那时候,大队和公社领导下队检查,插秧田里是否没有拉绳插秧,插秧的横竖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需全部拔掉重新来插,同时还要挨批。

      凡是插过秧的都知道,这玩意儿真干起来,得弓背弯腰的,手忙脚不乱地,心无旁骛地,只是在趁解秧把时,才可直那么一下腰,加上这双脚,长时间泡在泥水里的干活,且一干就是约十多天,这一直一弯如磕头作揖的动作,其次数至少过万, 好在我们这是山区泉水,倒也凉凉的,刚开始插还有个新鲜劲,可越往后越累,说腰几乎累断,决不过分!

      一到晚上吃完饭,什么也不想干了,倒床就睡,半点玩意也没有啦、、、、、、

      

      

      

      这是五十年前的事了,现在农村不像以前那么忙了。
2#
发表于 2025-9-2 12: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来自: 安徽
先去秧田拔秧,拔好后带一担秧苗到田头,再回家吃早饭。中途9点半社员歇畈我们知青都不敢休接祠着插秧,再累也忍了为了政治表献!那个年代!
3#
发表于 2025-9-2 15: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小时候就怕双抢
4#
发表于 2025-9-2 16: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来自: 江苏南京
老李现在一个人的退休金比帅里村所有老头子老太都多。

  
5#
 楼主| 发表于 2025-9-3 10: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里克尔梅 发表于 2025-9-2 16:05
老李现在一个人的退休金比帅里村所有老头子老太都多。

     , 帅里村老头子老太准备到你家去算账,不然,就在这里給他们算算吧
6#
发表于 2025-9-3 14: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来自: 江苏南京
我是老李 发表于 2025-9-3 02:54
, 帅里村老头子老太准备到你家去算账,不然,就在这里給他们算算吧

帅里村平均100多一个人,你这退休金少说有6000,这么简单的账,你这老审计师在装糊涂?
7#
发表于 2025-9-3 14: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来自: 江苏南京
佳宝诚 发表于 2025-9-2 04:49
先去秧田拔秧,拔好后带一担秧苗到田头,再回家吃早饭。中途9点半社员歇畈我们知青都不敢休接祠着插秧,再 ...

知青才干多少天,在哪里说累。村里的人一干一辈子。
8#
发表于 2025-9-3 15: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多去帅里村闹闹磕,请他们吃吃饭,反正你也不差钱。当年乡亲们怎么照顾你的,你一句也没提。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10-6 22:52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