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

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查看: 142354|回复: 9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游珩琅山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22 15: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淮南来自: 安徽淮南
  珩琅山距离宣城市区约30公里,位于今宣州区、芜湖县和南陵县之间。去年9月骑行西河古镇途中绕了道,远远望见一座孤山,后来才知道它是珩琅山,山上有座建于北宋时期的七层砖塔较为有名。今年6月去寒亭镇探寻寒亭桥回来后在论坛发帖,有网友说珩琅山离寒亭不远,山上有“老虎洞”值得一看。于是趁着秋高气爽,19日清晨便骑行去珩琅山一游。
  
  1
  早上8点多钟,到达珩琅山入口处在“归隐湖”边拍了张景区线路图,顺着上坡公路来到景区停车场,四处空无一人。我查看线路,考虑是先登山顶,还是先看珩琅塔。正好有一清扫员从台阶下来,我向他请教线路,他建议我将自行车放在屋后遮荫处,先走左路登山到顶,再从右路下到珩琅塔,这里离塔很近。
  于是决定走左路先登山。不一会就到了观音寺大门坊,门内有3位工人在浇水泥池,大门敞着无人看守。右边路牌的箭头指向“灵观寺”。前面有一段较宽的台阶,用有棱的山石驳成,凹凸不平,石阶杂草丛生,时闻秋虫低吟,“窸窸”“索索”,“窸窸窸”“索索索”,有了那么点秋意的感觉。
  
  2
  缓缓走过这段蜿蜒的石阶,就到了寺庙建筑群跟前。这里望向山顶,山势陡峭,庙宇宏伟。或建于岩上,或依崖而立;或独立于前,或拥簇于后;檐牙高啄,高低错落。上下佛寺之间有平整宽阔的条石台阶相连,两边有石栏围护。沿台阶上行,上行,经过佛殿门口,缕缕香烟飘出,佛堂空无一人。
  这一带佛寺建筑多比较新,“灵观寺”史上有载,原名法云寺,建寺者为南北朝时天竺高僧杯渡禅师,是珩琅山佛教“开山祖师”。该寺毁于元末,明代正德、清代嘉庆年间两度修复,于1943年日军侵占时遭到焚毁,上世纪90年代重建。
  
  在去珩琅山之前,在360百科上看到珩琅山的介绍,罗列“景点”甚多,不厌其烦(繁),多属“自嗨”,甚至还设计了“市长岗”,“入胜桥”之类的“景点”,是开发方的创意,还是文旅部门的好意?呵呵。
  我现在游山很少进庙,也对生造类的“景点”兴趣不大。径直沿台阶上行,在左拐弯处,仰见一座较大的亭式建筑,上有题额“八仙塔”,高十几米,建在岩石之上,八角飞檐,凌空挑起,器宇轩昂。塔为三层,木质结构,围有墙体,门也关着。从旁边台阶可到第二层,站在廊柱前的围栏边,居高临下,境界开阔。视线所及,山下一片葱茏,丘陵连绵起伏。左下方珩琅塔及周围的寺庙,右下方的观音寺等建筑,像微缩品嵌入绿植之中。我用相机对着珩琅塔方向俯拍了几张照片,因有岚雾飘浮,光线不甚清明。
  
  3
  从八仙亭边台阶上去不一会就到了山顶,山沿遗有抗战时期的战壕,堑壕挖得较深。旁边木牌上有介绍,抄录部分文字:原为抗战时期兵败于广德保卫战的国军145师(川军)退守至此时所筑,复筑于108师(东北军),再筑于侵华日军驻湾址川月联队。日军攻占珩琅山之后,派驻小分队据为制高点,并设置炮台,长期控制弋江、西河二镇。
  
  山顶是平面的,立有一块基座,写着:湾沚区最高处,海拔301.4米。
  这里还放置着很大一块铜质“简册”,上面刻有一篇《珩琅山赋》长文,落款处刻有吴云峰。看了几句知是现代写的,就没再看。这个铜质简册造型粗蠢,乍看以为山顶安放了个特大的“太阳能”。
  令我感到不解的是,这儿还砌了一个两面相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证模型。当我从另一处台阶下山时,才明白,如果从珩琅塔那条线路登顶,沿台阶上行,便会看见石阶上一个一个“985”大学的校名,到达山顶的大学就是北大、清华了一一这是无数学子的梦想。原来,从珩琅塔到山顶的这条线路,是一条励志路,追梦路。开发方开发这条线路景点,其实还有一个隐含意图,家长带着孩子下山必定会经过寺庙,为求佛祖佑,自然会烧香拜佛。
  
  4
  沿台阶下到大半,看见路牌上写着“禅师洞”,有箭头指向左边一条下行台阶,便前去看看。这条路径较窄,相对也比较偏僻,走不多久就看见一庙,有异形巨石兀立,如长着两头的怪兽,昂首挺胸,趴在高大门檐上。近看石上竖刻着“杯渡岩”三个描红字。门对面有文字简介,说天竺高僧杯渡曾在此修行。
  进门发现是几块巨石相倾叠压形成一个空间,绿藤覆盖石上。石檐高广外张,洞内十分明亮。说洞不是洞,深约5米,最里面空间不大,台基上立着佛像,其左边石壁刻着“禅师洞”三字,说明这尊佛像就是杯渡禅师。左边一处石壁上刻有“梁武帝拜会天竺高僧杯渡处”,并勒刻了武帝拜会杯渡的图像。人像线条清楚,从衣着和举止上能看出左为武帝,右为禅师。南朝梁武帝(萧衍)是古代帝王中最笃信佛教的一位,他亲往珩琅山来拜会高僧杯渡是可信的,表明珩琅山佛教历史悠久。
  香炉冒着香烟,快要燃烬,见台基一侧放着散香和打火机,便点燃3柱,向着大师立像拜了几拜,插香入炉,转身离开。
  
  5
  回到我所称的那条“励志路”,见到一对情侣,这是今天上山后才遇到的游人,搭讪了几句。
  不一会就到了高耸的珩琅塔前,这一带相对平坦开阔,也有数间佛教建筑。
  我的关注点在眼前珩琅塔。据塔旁木牌上文字介绍,该塔建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塔体曾于明初大修复建。塔基面积11.6平方米,塔高29米,为六面七层楼圆式砖木结构,每层每面均有圆拱门,塔心柱为金丝楠木材质。
  走近塔身观看,见门洞开着,进到塔内,有木梯可上。但不想冒然上去,见有人进来拿东西,问他能否上楼看看,他看了看我,说上去要注意安全。
  木梯很陡,须紧抓着扶梯借拉力而上,由于做了修理和维护,还比较结实,塔内也比较干净。楼梯逐楼变窄,爬第7楼时身子要侧上,最高层中心顶着根有竖棱的圆柱,这就是简介牌上说的“金丝楠木”了,因为木质坚硬,防虫耐腐。
  圆拱门只有半人高,有纱窗遮挡,拱门外有一圈护栏,很窄,我探头看向来时的山顶看去,八仙寺凌空而立,阳光下泛着金光,十分耀眼。
  下来时,我发一块石碑横嵌在塔的内壁上,便近前踮脚察看,有文字,能辨认出一些。
  右边有“淳熙伍年二月廿四日○勸缘造塔沙門竺脩勸缘都舍首監左藏庫趙公○”等文字。
  左端有“大宋國江南寧国府宣城縣珩琅山西峯塔院道人張宝積募到什方施主○財贰佰餘貫砌第五層寶塔一面謹具捨財施主各具尊銜如後者”,后边刻着一些各地捐款人的名字和数额(以“贯”为单位)。
  可以判断出此塔的建造,在北宋淳熙五年(1178),或更早一点。因为碑文上提到,这次募到的两百多贯钱是用于建造第五层的,以下四层的建造应早于淳熙五年二月(农历)。再从“勸缘都舍首監左藏庫趙公○”等文字,可判断出,当时建造“珩琅塔”的资金来源,除了向民间募捐,左藏库(朝廷的财税机构)也拿出了部分款子。
  这也说明这座珩琅塔,自北宋淳熙五年建成以来,未遭大的毁坏,至今已840多年,其间做过多次修缮。
  从文字上看,碑文俗字较多,书法也拙,应出于民间人士之手。
  
  6
  此次珩琅山之游还有一个主要目标是想探一下“老虎洞”。但一路行来,景区线路牌根本没有这个地点,也没见到什么人,无法打听。回到停放自行车的地方,看时间快过12点了,就决定原路返回。
  途经福定村口大路时,见一男村民在锄地,40多岁。我向他打听老虎洞在哪里,他说就在珩琅山这一侧,洞有几米深。日本人占据这一带时,在洞前砌的大池子还有。他小时候到老虎洞玩过,但现在这边路到珩琅山不好走。
  他说山顶上还有日本人的战壕。他听他奶奶说,当年有个川军士兵就在他锄地附近被日本人流弹打死了,埋在他家房子附近,现在有时还给他烧点纸。我问他坟前有没有碑,他说没有,无名无姓。我还向他请教了一个问题,既然珩琅山现在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为何不就近从寒亭这边入口,非要从山的东边绕山后到西头入口。他说这座珩琅山是属两个地方的。挨福定村这面山属宣州下区。山那边属芜湖县。原来如此。








2#
 楼主| 发表于 2022-9-22 15:03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淮南来自: 安徽淮南






3#
 楼主| 发表于 2022-9-22 15:06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淮南来自: 安徽淮南






4#
 楼主| 发表于 2022-9-22 15:11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淮南来自: 安徽淮南






5#
 楼主| 发表于 2022-9-22 15:15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淮南来自: 安徽淮南






6#
 楼主| 发表于 2022-9-22 15:20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淮南来自: 安徽淮南
补2张俯拍图



7#
 楼主| 发表于 2022-9-22 15:22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淮南来自: 安徽淮南

珩琅塔




8#
 楼主| 发表于 2022-9-22 15:26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淮南来自: 安徽淮南
本帖最后由 且行且鸣 于 2022-9-22 15:28 编辑








这面山属芜湖县

这一面属宣州区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7-8 07:18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