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05
- 金豆
- 金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精华
- 听众
- 收听
|
论坛某人又发雷人论调,说齐云山不如敬亭山,凡稍有头脑者,觉得其观点不仅奇葩,而且有失偏颇。客观剖析,齐云山和敬亭山作为安徽的名山,各具特色、各兼风采。某人既没亲临其境,就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固执己见,执一家之言而大放厥词,甚是可笑。
话既然说到如此份上,我便倷下性子分析给某人听:
【1】从景区地位而言,敬亭山和齐云山皆属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但齐云山还有国家地质公园的美誉。上述某人不是嗜好百科全书吗?自己动动发财的小手查查搜索引擎吧!然后你在看看自己的立论是否能站得住脚。
【2】某人提及敬亭山双塔是全国重要文保建筑,此言不虚,亦无争议。但是某人知道齐云山石刻吗?他也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定级的时间有先后,但都隶属于同级同层次,有何优劣、高低之分?
【3】某人说敬亭山是诗山,众多名家皆至此处留下大量墨宝,确有其事。但齐云山亦有众多名人纷沓而至:
明代大施行家徐霞客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和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两次游齐云山,著《游白岳日记》。清代乾隆皇帝双弘历巡游江南时称此山“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现代文学家郁达夫游此山后发出感叹,称齐云山“奇特伟大”、“庙貌雄丽”,“看了齐云山,游了白岳,就是黄山不去,也可以向人说说的了。”(郁达夫《游白岳齐云之记》)
此外,李白、朱熹、海瑞、程必、唐寅、王守仁、李时珍、戚继光等历代名人的足迹都曾在齐云山停留,以致名篇佳作迭起,诗词歌赋纷呈,为齐云山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使具有神话色彩、传奇色彩的白岳又蒙上浓厚的文化气息。
而某人孤陋寡闻,不学无术,堪称井底之蛙。竟然大言不惭、言之凿凿的说齐云山不如敬亭山,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吗?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齐云山虽然不高,但相对海拔还是比敬亭山要高出一截。且其有36奇峰,峰峰入画,72怪石岩岩皆景。山奇、石怪、水秀、洞幽、林木道观点缀其间,碑铭石刻星罗棋布。齐云山是国家地质公园,其自然景观和自然风光稍胜一筹亦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敬亭山有唐宋时期的遗风和文化底蕴,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传世佳作。这一点胜过齐云山。但我先前提及,两者各具特色、各兼风采,没必要抬举自己而贬低他人。要客观、辩证的看待具体事物,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在那里信口雌黄,厚此薄彼。
【5】齐云山作为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供奉得是道教真武大帝。在海内外拥有众多信徒,其中不乏顶礼膜拜者。某人眼光短浅,且没有去过,所以格局自然是小了,没听说其的地位和名声亦是情有可原的事情。另外,我不少北方的朋友知道齐云山,但却没有听说过敬亭山。这是何故呢?而某人喜欢自我慰籍,总是片面的认为他眼中的美好就是美好,而别人眼里的美好就是不值一提的丑陋,这岂不是贻笑大方、笑掉大牙吗?热爱自己的家乡,爱屋及乌固然值得提倡,但是不应贬损他人,无端秀自我优渥感,某人听懂了吗?
以上是对某人所秉持观点的具体剖析和据实阐述,某人自己要多看看书、多出去看看,莫要满脸油渍、一脸亢奋的盯着电脑、敲着键盘,一边啃着泡面,一边大放阙词。犹如量子纠缠学术,你所意识的未必是结果,你所见到的未必是真相。
某人,长点心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