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

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查看: 2231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西吴淮化,为何原是吴语西部中心的宣城如今几乎成了江淮官话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18 2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可能很多人不熟悉宣城,毕竟宣城如今并不算发达。但宣城的确有着风雅的人文风物,此处从唐代到明清,是江南地区的人文文化中心之一。实际上,宣城、池州这皖西南一带,在古代都是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地区,它们如今相对的实力不彰,与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灾难性战乱有关。这一场中国历史上的最大民变对于皖西南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甚至当地的人文环境都被彻底变化——由吴文化变成淮文化。

吴,这一文化圈似乎与中国古代狭义江南的概念高度重合,但实际上吴语的概念更宽泛,“苏南浙北”组成的江南核心圈实际基本上是吴语太湖片,现代吴语大体是被分为六片:太湖片、台州片、金衢片、上丽片、瓯江片和宣州片。

这其中,宣州片自然主要就是宣州话了。

但是这可能会让很多人诧异:宣城说吴语吗?

答案可以认为是否定的,今天的宣城市,只在宣城北方部分地区仍然使用吴语,其境内的主流方言早已被江淮官话占压倒优势了。

事实上除宣城外,其附近很多地区都一样。宣州片为吴语区最西部,所以一般也被称为“西部吴语”,其分布在安徽东南部的芜湖、铜陵、池州、黄山市黄山区北部(其北部为原宣州太平县地),江苏西南部的高淳及浙江西北部。

而这一片,也是目前吴语各片中现存情况最不妙的,其境内不仅遍布其它方言(主要是江淮官话)的方言岛,而且至今仍不断受到江淮官话的渗透,其辖境也不断萎缩。

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与西吴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这是吴语区最西北部,承受着江淮官话最直接的冲击。但这并不是江淮官话鸠占鹊巢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就是之前所提到的——太平天国。



1853年开始,太平天国军队开始攻击西吴地区,之后这一带作为清军和太平军反复拉锯的地方,人口大量死亡,皖南被打成“野无耕种,村无炊烟,市人肉以相食”。当时皖南惨到什么地步呢?根据统计,1851年到1865年,宁国府(宣城县、南陵县、泾县、宁国县、旌德县、太平县)人口由400万变成76.8万,损失人口八成以上;广德州(广德县、郎溪县)人口由64.3万变成4.2万,损失人口九成以上;太平府(当涂县、芜湖县、繁昌县)人口由173万变成43万,损失四分之三;池州府(贵池县、青阳县、铜陵县、石埭县、建德县、东流县)人口由322万降低到42万,损失近九成。

太平天国后期,西吴地区为对峙的最前线

太平天国运动重创江西、江南和皖南,但皖南地区如此惨烈的人口损失率仍然是排第一号的,总体八成以上人口死亡,皖南四大姓宣城梅,绩溪胡,旌德江,泾县吴,几乎都遭受了灭顶之灾。当然,损失惨重也不见得文化会变,比如湖州府的损失比皖南更重,但由于位于吴语核心区,吴语其它地区的人口在战后填补空白,即使是其它地区移民到此处,也是受吴语影响,所以湖州现在仍然是吴语区。但西吴本就属于吴语边缘,战后,清政府鼓励其他区域大量人口移民本区域,使得当地人口结构剧烈变化,最主要的移民当然是邻近该地区的江淮区的人口,所以当地迅速淮化。此外,赣人也有部分东进,甚至河南、湖北等地居民也有移民过来的,这里就形成了池州西部的赣语区(石台、贵池的部分地区),以及部分中原官话、西南官话的方言岛。

明清时期,南京可以认为是江南中心,政治和文化地位极高,邻近的皖南地区本就受到强烈辐射,加上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人口剧变,西吴被淮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此地还出现一特殊现象,妇女、老人等社交不多的群体还能说些本地话,但市镇里的交际语言早已被强势的江淮官话取代。宣州片吴语区的方言使用有一种普遍现象:中年人尚能听懂老派土语,但已讲不地道;年青一代则只能听懂零星土语,更谈不上说土语。有些在官话包围中的土著话已被同化得只残存很少几项特征,如芜湖市郊四山乡的褐南村,男人已说市区官话,土话被认为妇女话。可见人口变动之惨。

可以看到,吴语宣州片中间有大量的空白区,甚至延伸到了湖州部分地区,这一带8000平方公里的地区大概包括现在的宣州市区大部、郎溪县中部和南部、宁国市大部、广德县大部,浙江湖州安吉县和长兴县西部,这也说明了150年前此地战乱之惨。


2#
发表于 2022-11-19 14: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我们村现在极少部分年长者还回说软绵的吴语
3#
发表于 2022-11-19 15: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我老家古泉镇桃岱崔行政村,临近的寒亭镇肖南肖北,芜湖县的三元,红杨,南陵县的一些乡镇土著居民还是说着吴语土话,我们老家人说是西边佬,与后期移民过来的江北,安庆,湖北籍移民的方言迥异,可惜如今我们老家乡野的土著话也渐渐濒临灭绝了,晚辈后生渐渐不屑于再说地道的土话了。
4#
发表于 2022-11-20 15: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学吴语干啥?在外面一开口显得土了吧唧的。建议从娃娃开始,宣城街上全部改讲英语,20年再造一个皖南香港!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5:22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土豆哥 发表于 2022-11-19 15:24
我老家古泉镇桃岱崔行政村,临近的寒亭镇肖南肖北,芜湖县的三元,红杨,南陵县的一些乡镇土著居民还是说着吴语土话,我们老家人说是西边佬,与后期移民过来的江北,安庆,湖北籍移民的方言迥异,可惜如今我们老家乡野的土著话也渐渐濒临灭绝了,晚辈后生渐渐不屑于再说地道的土话了。

你说的不对,吴语不是土话!
6#
发表于 2022-11-21 16: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宿州来自: 安徽宿州
宣子汉哥 发表于 2022-11-20 15:22
你说的不对,吴语不是土话!

不是土著话还是外面漂来的话呀。
7#
发表于 2022-11-21 19:10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淮南来自: 安徽淮南
宣城还有许多土著他们说方言根本听不懂
8#
发表于 2022-11-21 20:56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那嘎不扭涩的所谓宣州吴语不说也罢,我觉得还是”宣普”话自然好听,其次是普通话,其他的方言,比如宣城人讲的湖北话、湖南话、安庆话、高淳话、江北话等等都难听得要死。

点评

论坛上这么语言自信的人太少了,你是值得保护的哈哈  发表于 2022-11-28 10:13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7-8 13:39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