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查看: 2214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端午节与“夏至节”并非一回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21 1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曾看到一个视频,有个人在搞讲座,他说端午节叫“夏至节”,其起源与屈原无关。他这个说法相当成问题,有误导民众之嫌。

       一
  据我国最早的讲时令(节令)的专著《荆楚岁时记》(作者为南朝梁代宗懔)记载,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也叫端午。书中说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民间“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也提到“是日竞渡”,其下有注:“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龙舟竞渡是为了救起投江的屈原而留下的遗俗。南朝梁代的吴均《续齐谐记》也有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上述两书把屈原和端午节的一些习俗活动联系在一起,但并没讲端午节起源于此。迄今为止,官方和一些研究文献也从来没有定义“端午节”是起源于屈原投江。 
 
  二
  关于端午节起源,古代众多文献记载,加上民间传说,有很多种说法。而真正早已形成共识的是,“端午节”早在屈原之前就流行了。入夏时节,各类毒虫病菌孽生为灾,温疫流行。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故而,农历五月初五,先民们用菖蒲、艾叶等瑞草,挂门口悬门头,借助其挥发的气味清洁空气,驱毒、祛邪以防病。
  端午节的一些习俗活动,如端午竞渡(也是驱瘟避邪的一种),民间渐渐将楚国大夫屈原投江之事联系起来,给端午节添加了新的内涵。

  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夏至节”只是众多端午节起源说之一,而且从来就未被认可。
 
  实际上,“端午节”和“夏至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
  端午节的日期是固定的,定在农历五月初五日这一天;而“夏至节”并不固定在“夏至”这一天,前后通常有15天。
  更重要的是,古代民间过端午节和夏至节,两者习俗内容上有很大不同。
  端午节这天,各家各户通常门头悬艾草和昌蒲,饮雄黄酒,吃绿豆糕和粽子等,以此攘毒、祛邪、去火。
宋代欧阳修《渔家傲》词曾描绘宋人过端午节的情景: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樽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有时还举办集体竞舟(划船比赛)活动等。这种习俗在明代陆容撰写的《菽园杂记》卷一开头也有记载:“朝廷每端午节,赐朝官吃糕粽于午门外,酒数行而出。文职大臣仍从驾幸后苑观武臣射柳,事毕皆出。上迎母后幸内沼,看划龙船,炮声不绝。盖宣德以来故事也。”
   
  而夏至节的习俗,多以庆丰收、祭祖先的方式,祈求消灾年丰。
  “夏至节”虽然也食粽,但也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时新麦已经登场,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而且,不同地区过夏至节,习俗上有很大不同。比如,西北地区,夏至节“是日,取菊为灰,以止小麦蠹”(《荆楚岁时记》)。这天,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而在南方,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用来祭祖。祭祖结束后,食用或赠送亲友。在某些地区,夏至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舅家吃饭的习俗。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
  夏至节在吃的方面,不同地域差异很大,五花八门的,不像端午节的节令食品全国各地相对统一。

  四
  一个传统节令在历史发展中被添加了或者说附加了新的内涵,端午节赋予了纪念屈原的內涵,而且根植于民间,影响深远。清朝皇帝乾隆对此是很认同的,有他写的《竞渡》诗为证:
  此俗始荆楚,特以纪岁时。
  初因吊忠悃,相沿竞水嬉。
  ……
  皇帝看重的,就是这一节令里包含的“忠悃”之义。
  
  端午节从远古时代的禳毒祛邪以防病健体,发展到食粽竞渡以纪念屈原,这种习俗活动根植于民间,影响深远。自古以来并没有什么问题。而视频中这个人却言之凿凿地说要“还端午节以本来面目”,实属混淆视听。



2#
发表于 2023-6-21 11: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合肥来自: 安徽合肥
学习了



3#
发表于 2023-6-21 12: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都知道”端午节”与“夏至节”不是一回事。
4#
发表于 2023-6-21 12:38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今年夏至在端午前,非常热的夏天。
5#
发表于 2023-6-21 12: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淮南来自: 安徽淮南
端午节属阴历范畴,夏至节属阳历范畴。
6#
发表于 2023-6-21 13: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来自: 安徽
第一次听说
7#
发表于 2023-6-21 14: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顶一下!!!!!
8#
发表于 2023-6-21 17:58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5-29 15:23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