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乡亲们,
特大喜讯"黄白游"免票政策重磅发布
黄(岳)——黄山风景区
白(岳)——齐云山景区
为了回馈咱安徽老乡的无限支持与厚爱黄山风景区与齐云山景区携手献上超级福利对安徽乡亲们实行限时免门票政策福利送到,
即刻出发踏入这两大风景名胜的怀抱领略双山之美共享家乡之韵
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言:“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其中“黄白”雅指黄山与白岳(即齐云山)。两大名山,自古以来便备受推崇。旅行家徐霞客亦对它们情有独钟,两度游历并详尽记录了所见所感,分别为《游黄山日记》与《游白岳山日记》。黄山,古称黟山,因峰岩青黑而得名;齐云山,古称白岳,因白岳峰而扬名。两者在历史中并称“黄白岳”,享有“黄山白岳相对峙,风景绮丽冠江南”及“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美誉,足见其在江南山水中的地位与魅力。
安徽人免门票游黄山和齐云山
活动时间
2024年12月1日-2024年12月31日
活动内容活动期间,安徽省内各地市市民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或居住证原件,享受黄山风景区和齐云山风景区门票免票。
齐云山景区看点
丹霞地貌、摩崖石刻
齐云山由中生代晚白垩纪的陆相红色岩系组成,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特点是“赤壁丹红”广泛发育,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此外,齐云山自唐代以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虔诚信徒,他们在齐云山留下了1400多处碑刻和摩崖石刻。具有代表性的有:“天开神秀”“天开图画”“寿”“新安胜景”等,其文辞秀美,字迹苍劲,又经工匠精雕细刻,最终形成了冠盖江南的碑刻和石刻群体作品。
白岳夜逍遥
齐云山致力于成为大黄山夜游新地标,打造“白岳夜逍遥”夜游IP,以诸多文化活动让游客停下来、住下来,齐云打铁花、炭花舞、喷火等非遗演绎在齐云山的夜色中大放异彩,更创新打造横江舞金龙产品,丰富了山水间的夜游体验。
云海天街
齐云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汽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奇观,次数频繁。月华街,又名“云上天街”,因挂于悬屋之上,被称为“天街”,又因时常笼罩在云海之中,被称作“云上天街”,街道上道士与山民杂居于此,徽派民居与道教建筑相映成趣,并涵盖丹霞地貌、摩崖石刻、道教文化和登山古道等众多文化资源。
祈福圣地
齐云山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祈福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明嘉靖皇帝曾遣官在齐云山建醮祈嗣得愿,敕建玄天太素宫;梦真桥有着“一梦成真”的美好寓意,是古代学子求高中的福地;碧莲池祈求姻缘亦十分灵验。
山水镇一体化场景
由齐云山景区、横江游览区、齐云小镇共同组成的山、水、镇一体化场景,为游客提供全天候、大众化、沉浸式的游玩体验,打造出古风逍遥、日游夜娱,适合全家人玩乐的度假场景。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时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东起黄狮 ,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包括200多个大小景点。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对黄山最好的评价。
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现在冬雪则成为了黄山第五绝。黄山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所以黄山非但以景取胜,还是几千年来道家仙士的常游之所。李白等大诗人也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
黄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其中“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黄山原名“黟山”,因山峰和岩石遥望青黑而得名。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采药炼丹、得道成仙,唐玄宗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黟山”为“黄山”。千余年来,黄山积淀了浓郁的黄帝文化,轩辕峰、炼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药溪、晒药台等景名都与黄帝有关。
保暖:穿羽绒服、保暖裤、冲锋衣等,戴帽子、围巾、手套。
防滑:如遇下雪结冰,建议使用登山杖,鞋子要防水防滑,雪后登山鞋子上最好佩戴防滑冰爪。
防晒护肤:虽然冬季阳光不强,但山上紫外线强,建议涂抹防晒霜,戴太阳镜。
交通与门票:提前了解交通方式,提前在黄山旅游官方平台预约活动门票,黄山风景区门票至少提前1天预约,如果计划住山顶,也要提前在黄山旅游官方平台预约山顶酒店。
游览路线:根据时间和体力选择一日游或二日游,注意景点开放情况和天气变化。尊重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护山区生态。
身体状况:根据自身条件决定是否适合徒步登山,徒步登山对体力有一定要求,90%以上的游客会选择乘坐索道上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