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查看: 1290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苦涩的甜蜜》——家的变迁——酸甜苦辣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6-6 13: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一、老宅子

       咱家原先老房子在花园东路上,是爸妈辛苦劳累攒下的积蓄于1955年购入的三间一披小瓦房,在1962年饿肚子的时候,为了全家大小六口人能过那道关!原意将房屋木架出售给纺织厂,后被居委会强买强卖要了去,我们一家六口只住在后面披屋里,因腰门被封,一家人只能从屋沿沟当进出口!为了一家人能生存,过了那道关后,母亲向县政府起诉,要求赎回居委会强买强卖的房子!胜诉后原价取回房屋,一家五口(过关时一个最小的弟弟被饿死)又重新住进了原房屋内。为了赎回住房,和父母亲一道上敬亭山砍柴,和父亲每个星期用板车运到双桥去卖,积攒票子拿房!这样,“衣服穿得像铃子,刀子砍得像银子,到年一账算,只落得(剩下)扁担绳子”,我想,难怪我们宣城砍樵人这样自嘲。
        宣城人砍柴禾是上敬亭山砍茅草和火烧枝子,敬亭山上南北各个领域,长满了我们叫它“六谷荒”的茅草,人站在草丛中,看不到人,有那么的茂盛,砍起来很带劲,一镰刀下去一个“洞”。
        那时,我很小,根本就不会砍柴禾,跟着妈妈一道,开始时,只是站在一边,干瞪着眼,看着妈妈怎么砍,妈妈砍的很快,只听见唰唰唰嚓嚓嚓,那姿势就像妈妈拿着一支大笔在山坡上写大字样,“龙飞凤舞”很美很好看,茅草被妈妈砍倒,整整齐齐地一排一排的排放在山坡上,整整砍了一上午,妈妈估计够我们挑的了,用在家备好的草绳,一捆又一捆地扎好,共计六捆,妈妈用麻绳分别两捆两捆的捆扎了四捆,两捆一头,扎在扁担头上,大约在80斤左右,供她自己挑。又将另外两捆,分别捆扎在扁担两头,约30斤左右,供我来挑。
        挑茅草回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我们砍柴一般都在当时的敬亭山老和尚庙的西边,经《小岭》再翻越《红寺岭》,在山北面,到了中下午出发前,妈妈将带的几个在家蒸煮的山芋,拿出来简单地充饥后,挑着柴禾上路了。首先,是下山,然后再上《红寺岭》,接着下《小岭》,经畜牧农场回家,大约有10里的路程。
在开始的几天里,我的两个小肩膀被扁担压磨得红肿红肿,痛疼难忍,挑着茅草担子不能换肩膀,连手都不能触摸,痛的扁担不敢落肩膀,只好用双手托举着扁担,一步一步地艰难地挨回家,那个样子谁看到都直咂嘴,要是遇到刮大风时,那就更惨了,风吹得连人带两捆茅草在路上直打转,怎么也控制不了,只能放下待风停止或小点了再挑起来继续往前赶路,唉,这个苦啊,真是受够咯哦。
        一段时间过后,自己会砍茅草了,自己捆扎,还真像模像样的呢。也能和小伙伴们比试比试了,这时才感觉到了苦中也有甜的滋味了。
        那时候,可能是消防工作意识淡薄不强,有时山上失火,茅草被火烧光了,剩下的那些小树,焦糊焦糊地立在那,我们就改砍这些被火烧焦了的树枝,砍火烧枝子很脏,手上脸上到处是漆黑漆黑的,像个小花脸似的,小伙伴们你望着我,我看着你,忙中偷闲、追逐嬉闹,下了《小岭》来到大塘边才有水洗涮脸上的黑炭灰尘。

                二、砍樵索房

        谈起这砍火烧枝子,这“火烧枝子”还真的给我们家境,带来了莫大的转机,本帖开始就叙述了在过“粮食关”时,父母为了度过大饥荒,欲将我家三间瓦房出售给宣城纺织厂,这时居委会出面,不许卖给纺织厂,他们要强行买下,当时,父亲病的全身浮肿,命在旦夕,母亲只好忍气吞声,将房子的三间正房给了居委会,我们当时一家六口,就挤住在正房后面的披屋里,真是床连着灶,一家六口就挤在一张床上,妈妈将卖房的285元钱,拿出部分给了父亲,去南京的姑妈家度过了生死难关,还用剩下的钱,去南京来回跑了多趟生意,赚来的收入虽不多,可使全家度关。粮食关过后,妈妈找了县委,状告居委会低价强行买卖行为,索回了三间正房,索回房子的全部房款,就是父母带着我砍火烧枝子积攒的收入。“火烧枝子”帮我们家索回了属于我们家的住房,改变恢复了我们家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三、改建  拆迁   

        后来,我们弟兄四人(一九六四年我们的又一位弟弟出生了)为更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经与老母亲协商同意,将父母原置三间一披的土墙木架小瓦屋,改建为三间两层砖混结构的大瓦屋,后面的一披屋改建成两间厨房和楼梯间及卫生间,在北门改造拆迁时,征用了我们家的房屋土地,给我们弟兄四人每户安置一套九十平米的电梯楼房。
        现在,大家都安居乐业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13:51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老宅子与新房留影



















3#
发表于 2025-6-6 13: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淮南来自: 安徽淮南
心酸苦难的年代,居然还有人怀念!
4#
发表于 2025-6-6 14: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合肥来自: 安徽合肥
成长 的经历


深刻的记忆
5#
发表于 2025-6-6 15: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来自: 广东深圳
老一辈是真的不容易
年轻一辈继续不容易
6#
发表于 2025-6-6 15: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阜阳来自: 安徽阜阳
星空七彩 发表于 2025-6-6 13:53
心酸苦难的年代,居然还有人怀念!

非怀念,只是过往的记忆。回忆录而已。
7#
发表于 2025-6-7 09: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彻了 发表于 2025-6-6 15:30
非怀念,只是过往的记忆。回忆录而已。

他不是说作者,是说那些斯德哥尔摩症患者的。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7-7 21:56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