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380
- 金豆
- 金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精华
- 听众
- 收听
|
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过去后,人们的日子渐渐地好起来了,虽然开始能吃饱肚子了,但吃的花样还是很少很单调,当时,街上早上没有门店卖早点,都是人们在后街后巷里,偷偷摸摸地弄些小吃卖,很多人开始都不知道哪里有摊点卖早点的,这些个信息,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商机”,我和几个小同学,“承包”了一户人家的早点——油条,做早点的人家也很辛苦,每天凌晨天还没亮,油条基本完全炸好,我们每人装满提篮上街叫卖。我每次从北门的“老杨泗庙巷”上街,然后走街串巷,大约吆喝叫卖到老十字街就卖完了,从天还没亮到上学前,基本上结束了。
油条批发给我们是每根0.16元,零卖0.2元,每根赚0.04元,卖出去100根赚4元,那时我们小孩,又要上学,每人每天最多也只能卖100根左右,能赚到4元钱,有时,只能卖到50到60根左右,这个一天收入,在那时不算少了,尤其是一个小孩,一天收入更可观了,卖完回家将钱交给妈妈后,简单地泡点锅巴吃了,高兴地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地哼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去上学。
想想一天的收入,也还蛮开心的,看着这提篮小卖很简单,这儿吆喝跑跑,那儿走走吆喝,真要干起来,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拎着油条篮子在大街小巷奔跑,叫卖,不论是晴天还是雨雪天气,都得坚持,遇到刮风下雨时,小孩子家,撑不住那把纸质雨伞,只能将背着备用的“雨衣”披上,为顾着油条不被雨淋,下身裤子鞋袜全被雨淋湿透,冬天早晨,寒风刺骨,冷得直打颤,被风吹雨淋生病是“家常便饭”的事,记得一次,被雨淋湿后生病发起了高烧,妈妈说我高烧睡在床上还在说胡话,吆喝“卖——油——条喽”,想想独自好笑,真是一心扑在这“工作”上,不过,那时小小年纪的我,做这些都是在想为转变家境困苦,母亲在世时,每当和邻居们说起我的这些事,都是两眼泪汪汪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