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

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查看: 819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宣城的区位优势与经济困境:解析“长三角枢纽”的发展挑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29 08: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一、宣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人文
        宣城,这座坐落于安徽省东南部的城市,地处皖、苏、浙三省的交界地带,拥有广阔的市域面积,达到了1.23万平方公里,位列安徽省第四。这里不仅人口众多,拥有248万的常住人口,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繁荣的文化。

1.1 > 区位优势
       宣城市,作为安徽省内独一无二的地级市,与江苏、浙江两大沿海经济大省紧密相邻。宣城位于长三角中心,靠近江苏省南京和浙江省杭州,是重要的地理枢纽。它北接江苏省会南京,南邻浙江省省会杭州,同时与常州、无锡、湖州等省外经济重镇以及安徽省内的优秀城市芜湖、马鞍山等毗邻。 其市区距离上海市仅300公里,至南京、杭州及省会合肥的距离也均在200公里左右。

1.2 > 历史文化底蕴
      宣城,作为我国古代“文房四宝”——宣纸、宣笔、徽墨、宣砚的故乡,被誉为“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是古代“文房四宝”的故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二、宣城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角色

2.1 > 城市圈成员
       宣城,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城市,早已融入了多个城市圈。宣城是多个城市圈成员,如南京城市圈、杭州都市圈,与皖江城市群和大黄山旅游示范区等。它拥有“南京城市圈成员城市”、“杭州都市圈观察员城市”、“皖江城市群成员城市”以及“大黄山旅游示范区成员城市”等众多头衔,更是被纳入“上海都市圈”的规划之中,成为安徽省内独一无二的“多圈城市”。

2.2 > 投资与项目
       同时,宣城还吸引了沪、苏、浙等省份的大量投资,新建项目超过300个,到位资金800亿元,列安徽省第二,在安徽省各市中位列第二。

三、宣城的经济现状与挑战

3.1 > 经济总量与排名
      然而,在这令人憧憬的“美好开局”背后,宣城却似乎陷入了一个巧妙的“距离迷局”。尽管GDP总量仅2053亿元,宣城在长三角城市中排名靠后,人均GDP皖南最低。2024年,宣城的经济总量仅达到2053亿元,在江苏、浙江、安徽这三个长三角省份的41个城市中位列第36,人均GDP为8.52万元,这一数字在皖南各市中垫底。

3.2 > 发展因素分析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宣城未能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从而转化为实质性的发展动力呢?对此,我分析认为,存在以下三个主要因素。


3.3 > 交通与基础设施问题
         交通网络密度低,基础设施落后,不利人才和资本流入。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滞后以及地理条件的限制,如同“隐形枷锁”般束缚了宣城的发展。尽管宣城位居交通要冲,但其交通设施建设仍显不足,与周边城市相比,其交通网络密度稀疏,高速公路和铁路的覆盖范围有限,导致部分区域交通可达性欠佳。例如,宣城至南京、杭州等地的高铁车次稀少,影响了其交通便利性。

       此外,宣城的城市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城镇污水管网存在短板,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收集率较低;同时,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也不尽合理,中心城区的垃圾转运站布局亦有待优化。

3.4 > 地理条件限制
        地理条件方面,南部山区多,北部平原开发困难,土地分散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宣城南部多山地(如泾县、绩溪等县),而北部平原地区才是适宜开发的区域。由于可用土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这给新兴产业的培育带来了用地和城市容量等多方面的挑战。

       同时,宣城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任务。能耗、用林、用地等问题都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3.5 > 省界壁垒与省内政策
       省际壁垒使协同发展受阻,合肥市获得大部分省内资源,宣城受益少。尽管宣城与经济繁荣的江浙沪地区相邻,但省际壁垒的存在使得其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面临重重阻碍。在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由于行政体制的差异,宣城往往难以与省外邻近城市实现顺畅对接。

      同时,安徽省内实施的“强省会战略”使得省会合肥汇聚了大量发展资源,而宣城在政策扶持和财政倾斜方面则相对受益较少。

3.6 > 产业基础与人才流
       产业基础薄弱,人才多流向周边大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宣城主要以农业为支柱产业,重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背景下,宣城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因此不足。本地的高端人才大多流向了周边的大城市,进一步加剧了宣城的人才短缺问题。

      一位在杭州工作的宣城人感慨道:“有本事的人都去了长三角,回乡发展只能考虑公务员等职位。”

      宣城的发展,仿佛一面多面镜,清晰地映照出省际间区域协作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尽管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却仍然难以摆脱发展困境。交通、政策及产业协同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至关重要。若缺乏这些支撑,即便是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也可能仅仅是一种无法兑现的“纸上富贵”。







2#
发表于 2025-10-30 09: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来自: 福建
好是好,就是区位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腾飞
3#
发表于 2025-10-30 14: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合肥来自: 安徽合肥
关键是经济没发展起来
4#
发表于 2025-10-30 23:22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真正长三角的地段!这手好牌要怎么打好呢
5#
发表于 2025-10-31 08: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一群老鼠研究对付猫的方法。。决定在猫的脖子上挂铃铛最好。。。

楼主可以去挂吗?。。
6#
发表于 2025-10-31 11: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来自: 安徽
欢迎有识之士来宣考察投资大展宏图!
7#
发表于 2025-10-31 14:08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宁国,广德,郎溪宣州区,地理位置优越
8#
发表于 2025-10-31 16: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11-3 07:30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