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

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楼主: 柏vvvv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许配人生随春风》 烂尾楼择良辰吉日初八开工

[复制链接]
73#
 楼主| 发表于 2023-2-11 11: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来自: 江苏
中国人的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浓浓的节日气氛主要彰显在各种购物中,每当每个节日来临前,消费成了每家每户的一大主题,其中有丰富伙食,添加新衣,请客送礼。晚辈给长辈买些烟、酒、茶、食品。长辈为了省事直接包点钱给晚辈。真是五花八门的都要,琳琅满目的好看;街市人挤人,家家欢喜庆。樊总和女儿来到店铺门前,店里大包小提的顾客进进出出。今天是礼拜天,九点多钟,正是早市高峰。父女俩二话没说,三人招呼都没打直接投入经营中。一人过磅,一人打包装,一人收款,三人合理分工有条不紊,一个不大的经营圈子盘的非常活闹。十点,十一点,快十二点了还不见买茶叶人退潮。货在一批批出,眼见店里的货不多了;钱在一打一打的进,收银盒子装不下了。这是高齐问樊总:“看样子我要去冷藏库拿货了?不然下午快没得货卖了。” 樊总急切的说:“是的是的,你去拿货吧,看样子今天中饭只能耽搁晚些吃了。” 晚些吃饭没事,生意要紧,我就去。“ 说完高齐出门打的去拿货了。高齐走了,樊总在心里想:”这孩子已经上路子了,以后定是个生意好手,见事行事,面面俱到。这样的帮手哪里找啊。。。。。。“  
高齐到了库房提了货,库房有送货的专车,接着马不停蹄运到店铺,这时正好下午两点。店里没有了顾客,三人搬下20几箱子货,拍拍身上的灰尘,各自洗了个脸,三人急急忙忙去了不远处一家小大排档,路上只听到三个肚子在此起彼伏的咕咕响,都饿的来不及了。

(待续)
74#
 楼主| 发表于 2023-2-11 13: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来自: 江苏
做小生意的人吃饭才是闲空,要么没空吃饭,饱一餐饿一顿是常有的事,两点钟吃中饭很正常。三人坐下随便点了几个菜,由于樊总生病刚出院,辛辣刺激重口味的不能吃,几个菜以清淡为主。高齐樊慧哪管许多,年轻人的饥饿感自然也饥不择食,哈拉哈拉两大碗饭下肚,精神活力再现。
樊总先吃好,他手持牙签靠在椅子上,不紧不慢地挑着牙缝,望望女儿,再望望高齐,眼珠子两边搜来搜去,就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高齐,过两天就是八月中秋节了,你要回老家过节了吧?要不你准备准备,早点回去?” 高齐这几天也忙昏了头,听樊总说八月中秋节了才恍然意识到,他想了想回答说:“这几天店里忙,回不回家没关系的,先以生意为主。没关系,忙罢了再说吧。” 樊总听完心头一阵温暖,找不到再要说的话。这是樊慧略带尴尬地指了指高齐的脸,她的手几乎挨着他的脸,“嘴唇上有一粒米饭,没吃饱想带回去吃呀?还是想把南京的米饭带回宣城去?” 说完扭过头调皮的笑了。高齐像在脸上打苍蝇似的,连摸带拍折腾了好几下才找到了那粒米饭。这一曲反而弄得樊总有些难为情,他在心里嘀咕着:“鬼丫头!开玩笑也不看看我在身边,弄得我”。。。。。。“ 樊总端起一杯水,站起身头一仰,咕咕碌碌在口中翻滚了几下,一低头吐在垃圾桶里,”吃好了我们走,去店里。“ 樊总在前,她俩在后,还没走出大门,走在最后的樊慧用脚轻轻踢了一下高齐,高齐不敢回头作应,但却被樊总恰巧看的一清二楚,他值当没看见,径直加快脚步朝前走远了。

(待续)
75#
 楼主| 发表于 2023-2-11 21: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来自: 江苏
三点多钟,店里又来了一波买茶叶的顾客,其中两个大户头就买走了40斤。一气乒乓十五的忙活,下午四点不到,又卖出了百八十斤茶叶。这要不是高齐见机早做准备,下午到时再想着去拉货就来不及了,断供会直接降低营业额,直接减少日收入。父女俩对高齐的时机把握和预测感到即高兴亦佩服,心里都了开了花,只是没时间向高齐表达感谢,把对高齐的表扬也暂时收藏攒在心里。三人乘没有顾客时开始盘点,不盘点不要紧,一盘点三人高兴笑的合不拢嘴。今日出货:223斤,零售均价:183每斤,直接成本:94每斤,(门面费,工资,水电及其它费用成本未记,按每天总计约:180元,平摊到223斤茶叶上可以忽略不计)日进利润一算出来, 你说嘴巴不吃下亏还行吗?笑的合不拢嘴就让它合不拢嘴呗。数票子的指头有点小麻木,心里却装着一把羊毛刷子,刷的心里痒滋滋的。而这利润在当年某些零售业不算奇迹,属正常范围。只要你能细细回忆一下,是否你耳边经常听到有人这样问人:“喂,三年没见你,发达了啊?在哪里干嘛买卖?带我一个好不?”  区别在于,一个三年甩手玩,分文未进;一个三年不知不觉赚了三十万,腰缠万贯,天差地别就这样形成——横亘在两者中间。
在街市上做生意基本都一样,晚饭后能守还得多守,守一笔是一笔,兴许还有些零零星星的客户?老话说的好,开店容易守店难。守点是个辛苦事,平时也枯燥,但选择了它就得认真当回事,处处得讲究,得算账。高齐显然很适应了。
三人累了一天,高齐催了几遍,接着又催:“樊叔,樊慧,你俩先回去吧,店里我一个人就行了,樊叔身体刚恢复,早点回家休息吧?” 樊总又站了会,临走故意问了一句高齐:“高齐,明天还有些什么事吗?” 高齐不假思索地说道:“明天我早点起床,赶在冷藏库上班到场,估计还得运个十多件回来,我考虑明天的顾客不会比今天少,早做准备好些。” 樊总。没有多说,“你看着办吧?樊慧,我们可以放心地回家了。” 说完牵着女儿的手走了。
喧嚣吵杂的街市静了下来,高齐落下卷闸门,他又开始整理茶叶包装盒和包装袋,好让明天开市随手就用。他去房间里打开电视机,找了个音乐频道,让音乐伴他再工作一会,忙碌而不寂寞。。。。。。

(待续)
76#
发表于 2023-2-12 07:38 TA使用手机在宣城论坛发帖啦※★☆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阜阳来自: 安徽阜阳
欣赏啦!写的真好!
77#
 楼主| 发表于 2023-2-12 10: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来自: 江苏
高齐在店里忙到很晚才睡,一觉醒来已是大天四亮,他一乎落爬起来没有洗漱就去了冷藏库,大约八点半拉了12箱货赶到店里。他把几个品种分开处置,方便下来卖货时不乱翻,一切准备就绪,他才开有空始洗漱吃早点。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四,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他想到要打个电话回去,就说这个中秋不回去了。这时樊总还没到店,他拿起电话打到乡镇府,传一下高升二哥。二哥在电话里听着弟弟说了很长时间,知道弟弟因樊总业务忙不回来过节,并打消弟弟的一些顾虑对弟弟说:“不回来过节没事的,明天我和老大把父母接我家去过节,你忙你的,父母那我说一声,他们知道你在帮樊总忙业务,放心就行了。” 电话还没挂,樊总和樊慧一前一后进来了。樊总见高齐正在打电话,他接忙说:“是二哥吧?不急,你们先说,说好了别挂,我来说几句。” 高齐点点头。“二哥,樊叔要跟你说几句话。” 高齐把电话递给了樊总。樊总在电话里说了好多客气话,二哥那头说了些什么听不见,但能估计个十有八九。
樊总见高齐把店里整理的比自己往日整理的还要好,更有条理,心里像灌了蜜汤似得。“还没吃早点吧?快去快去,吃饱点,防止中午又要延时。” 高齐丢下手里的活,正准备走,“我也再去吃点,好像早上在家没吃饱,加点点心吃吃。” 说着俩人一道出去了。今天注定是个很忙碌的日子,有她在一起,忙并幸福。青春搭配,做事不累。

(待续)
78#
发表于 2023-2-12 11: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柏vvvv鹤 发表于 2023-2-11 21:27
三点多钟,店里又来了一波买茶叶的顾客,其中两个大户头就买走了40斤。一气乒乓十五的忙活,下午四点不到, ...

223x183-223x94-180=19667元/天。
乖塞,93年我的工资+奖金,3百左右一个月,十块左右一天。
19667÷10=1967倍。
收入比,按现在来算,妥妥的一个上市公司呀
79#
 楼主| 发表于 2023-2-12 13: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来自: 江苏
青春搭配,做事不累;出处笔者的构思想象,来自你我曾经体会;它不需要任何语言的表达,只需要两个灵慧的靠近。早餐还是那个早餐,就像一首歌,山也还是那个山。吃早餐的俩个人或许吃的不是味道的讲究,是你望着我吃,我望着你吃,那里面有个带着色彩的味道,叫爱的相”拌”。尽管共进早餐时间是短暂的,一秒钟也够绚丽灿烂。
高齐一碗米粥,两笼包子,两个茶叶蛋,片刻钟一扫净光底朝天。樊慧一碗豆浆,一笼包子各剩百分之七十八,这镜头纯粹是在打发时间,意不在吃。他看她不动吃了,催促了一下:“快吃快吃,吃完了好走。” 樊慧眨巴眨巴眼睛,懒洋洋的样子靠在椅子上,“吃不下了,你把它再吃掉吧?” 高齐心里有些数,知道她是来陪他吃饭的,他没作声,左手端起豆浆,右手的筷子像在老家赶小鸡似得,一,二,三,四五六七地将蒸笼里的包子赶进了肚子里,大半碗豆浆在他喉结上下拉动两下彻底完成!高齐对着樊慧翻了翻白眼,接着打了一个长长的饱嗝,他那样子把樊慧逗乐的笑趴在桌子上。早餐店里不只是她俩人,她才不管别人有什么看法和什么怪异的目光呢。一个早餐的时间,爱又向前编织了一截。
街市上的行人多了起来,节日的气氛洋溢在人们脸上;急匆匆的脚步都是在为明天做准备,中秋月圆人团圆。店里开始上人了,按照行情常理,今天定会是昨天加强版的复制,生意会更上一档。由于昨晚高齐的加班,一切按条理准备就绪,到时忙起来也不会倒三倒四了,只等开闸放水。高齐把电子磅检查了一遍,校准后又试一试,没问题。樊总把收银盒里放了各种零钱,备做找零。樊慧把包装盒包装袋按价格等级整理分类。三人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到位。小生意是这么来得,大生意也不离这个理。对于高齐来说,在南京的这些过往日子里,学习让他进步成熟,见识让他扩展阅历。慢慢地便有了自信心,慢慢地也习惯了这样快节奏的生活,慢慢地喜欢上了南京,更深的还是喜欢她。

(待续)
80#
 楼主| 发表于 2023-2-12 16: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来自: 江苏
九十年代初,自由经济带动的个体户在全国各地并不是太多,这也使得任何行业只要你涉足早,抓住了这个先机,经营状况都很乐观。最大因素是缺乏竞争,做的人少,生意自然好做。受运输条件不发达的约束,产销两地信息闭塞与信息不对称,很多商品暗含着离奇的利润,几个翻滚做下来,什么都变了样。。。。。。。先行者大多有以下必要条件的一些人:有商业嗅觉和敢于探索试水的人:这帮人敢在成功与失败之间选择尝试,成功了更好,失败了从头再来,也属于一批有魄力的弄潮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有家庭原始积累经济实力的人,大多本就离商业不远不陌生,只是在恰好的时机做了个轻盈的转身,这些人相对容易成功些。有宽广特殊关系网的人:这其中不外乎家族关系,比如父亲曾经任xxx,七大姑八大姨又在xxx要害部门,手上有个玩意叫“一支笔!” 下面管辖就是不说二话的营销渠道,赚了人家的钱,走的时候人家还得点头哈腰赔笑送着。这种钱来的容易来的块,更加暴利!除以上综述,其余都是参与者,今天这边倒闭,明天那边开张,神一般的统计局洒下天兵天将都难以掌握准确数据。笔者正以当事人的身份赶在那条路上,路边什么野草开什么花闭着眼睛全知,随便打个喷嚏,喷嚏吐沐子印一本生意经丝毫没夸张。呵呵,歪了一会自家的楼,只当笑话,只当笑话。
店里电话铃传来悦耳的声音,樊总拿起电话,说话的那头是樊慧大舅,“妹婿,你今天晚上下班后,送60斤186一斤的茶叶到大院来,首长那边后勤部说好了,你送来就行,账我代你结。” 这不,说西游记就来了孙大圣,不信邪乎还行?樊总搁下电话,“高齐,樊慧,你俩马上包装,你大舅那边来油水了,60斤!” 樊总把60斤的语声拖的老长还对上翘,来财的事没人不高兴,但没见他那样眉飞色舞。
活忙时间快,不知不觉到了下午四点,再包装60斤,店里的货已经所剩不多,勉强够晚上零售差不多。五点不到,樊总叫高齐与樊慧一道送货过去,之间在店里等候。樊总意在让高齐熟悉这趟路子,熟悉接货的人,更要熟悉那种场合。世界是年轻人的,总有一天要交给他们,不如乘早锻炼锻炼他们。

(待续)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10-7 15:05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