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论坛

 找回密码
 邀请注册
查看: 19222|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的山特指敬亭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7-5 20: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标题即论点,
自认为不是瞎扯淡啊,
是我最近了解敬亭山的一些历史后,
得出的结论。
有兴趣大家一起来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首句,刘禹锡在唐长庆四年 (824),
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今安徽和县)不久,
和州知县故意将其住所从三间缩减至斗室,
半年内强迫搬迁三次,
最终激发其创作出千古名篇《陋室铭》。
来,一起来复习下: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而刚刚不久前,刘禹锡在从夔州到和州上任的路上,
经过九华山,
并创作了一首杂言诗《九华山歌》,
对九华山大捧特捧,
这首《九华山歌》中,作为对比,
提到了敬亭山,
对敬亭山的景色,
刘禹锡是不以为然的,
具体如下:

《九华山歌》

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
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
不然何至今,悠悠亿万年,气势不死如腾仚。
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辉兮江漾影。
结根不得要路津,迥秀常在无人境。
轩皇封禅登云亭,大禹会计临东溟。
乘樏不来广乐绝,独与猿鸟愁青荧。
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
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

九华山,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

现在宣城文旅,
还用刘禹锡的这句“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来宣传敬亭山,
可实际该诗总体意思是吹捧九华山牛逼,
敬亭山不过黄索漠,无棱角,
只因谢朓的诗(指的是《游敬亭山》),
吸引来了他的前辈李白等文人墨客,
才让敬亭山扬名天下,
对敬亭山的景色本身并非夸耀。

刘禹锡经过九华山到和州上任,
不久就因为待遇降低,
激发灵感创作了《陋室铭》,
在写第一句时,
他想以山水起头,
我以为,此时,
他很自然的就会联想起,前不久才创作的《九华山歌》,
也很自然的由《九华山歌》想起敬亭山,(和州与宣州当时互为隔壁)
又很自然的用敬亭山因仙(诗仙李白)而出名的状态,
关联到自己不在乎大瓦高房,更关注精神内核的主旨意趣。

由此,大笔一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喷薄而出。

窃以为,刘禹锡当时的心理映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山,
理应就是离和州不远的-------宣州敬亭山。

确实,敬亭山的真实风景(黄索漠、无棱角)和人文内核(有仙则名),
即如刘禹锡诗中的描述一样中肯。
江南诗山名不虚传!


2#
 楼主| 发表于 2025-7-5 20: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敬亭山从风景角度看,远不如黄山、九华山,
可在李白、刘禹锡的时代,敬亭山因为就在宣城郡城池的旁边,
顺宛溪河来去,相对方便,所以去爬的人多,
谢朓写了《游敬亭山》后的几百年,吸引来了大文豪李白,
其晚年的最后十年就是在宣城及周边溜达。写了很多诗词。

而黄山、九华山,地处皖南深处,
在那个年代,人迹罕至,没啥名气。
即便偶有人去,写文创作宣传,
也无法吸引更多人前往,自然条件不允许啊!
3#
发表于 2025-7-6 08: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合肥来自: 安徽合肥
山不在高”的山指的是河南省汝南县的天中山‌,其高度仅3.6米,因刘禹锡《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典故而闻名。


刘禹锡被贬和州期间,借天中山的意象写下《陋室铭》,以“山不在高”暗喻品德高洁胜过外在形式。当地民谣“天中山,三尺三”生动形容其矮小却神圣的特点。‌‌

黄山、泰山等名山‌:搜索结果中未提及与“山不在高”的关联,属无关信息。‌‌


百度的
4#
发表于 2025-7-6 12: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来自: 安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喷薄而出。
5#
发表于 2025-7-6 16: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敬  亭   山   
   天 祭 阁
6#
发表于 2025-7-6 16: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安庆来自: 安徽安庆
敬亭山风景秀丽!名气远播!
7#
发表于 2025-7-6 17: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有道理。

就跟黄山拿汤显祖骂徽州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来宣传黄山是一样一样。

8#
发表于 2025-7-7 12: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宣城来自: 安徽宣城
关注一下
电视
https://job.0563fz.com/

QQ| 宣城论坛 ( ICP证:皖B2-20100091-1 ) |电话:0563-2622566 广告投放:0563-2627497|皖公备3418003000|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11-26 20:33

违法举报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宣城论坛
营业执照&经营证照|举报电话:0563-2627498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渠道:177 0563 3664 渠道二:173 5638 2509
邮箱:1037326648#qq.com(#替换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